還是決定做手術 因為這些藥物都沒有用
老易一直知道手術療法,但他擔心手術的風險——他天生右眼沒有視力,如果治療失敗了,自己就什么也看不見了。直到今年,他一檢查,發現“已經長滿了,要引起并發癥”,左眼只剩下0.15的視力。他已經看不清5米外的人了,終于決定到醫院做手術。
“盡管白內障的成因相對復雜,我們沒有完全弄清,但治療的手段是非常成熟有效的。”盧海說。目前,世界公認的有效療法就是通過手術將病變的晶狀體替換為人造晶體,就像把照相機損壞的鏡頭換成新的一樣。
被帶到醫院時,張力全黑色的眼睛里已經能看見白色、絨毛狀的物質。這意味著病情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白內障早期需要儀器檢查才能確診。
從手術室里走出來時,張力全甚至有一種“被騙”的感覺:整個手術過程只花了不到20分鐘,也不需要住院,醫生告訴他第二天就可以把包眼睛的布取下來了。
盧海介紹,以前白內障手術需要做很大的切口,風險大。現在的技術只需要1~2毫米的切口,而且只用點幾滴麻藥,不需要打針,成功率極高。花費取決于人工晶體的價格,對大多數人而言,四五千元就足以治愈白內障,有的地方有政策補貼,1000元就夠了。
手術替換的人工晶體是可以終生使用的,復發的概率很低。手術不成功往往是因為并發癥,或是眼睛其他部分有問題,例如眼底產生病變,或是糖尿病導致代謝異常。
“我81歲了,就沒想過還能看得這么清楚。”張力全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起當時的心情。他以前很擔心手術不安全,也怕自己年紀大了不能做手術。
李燦分析說,老人普遍固執,比起醫生,他們更相信電視上熟悉的面孔,相信健康頻道的“專家”。“但最后,他們還是決定來做手術,因為這些所謂的藥物都沒有用。”
以莎普愛思為例,它剛上市時主要在醫院推廣,但效果并不好。2004年,經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莎普愛思轉為非處方藥物,加大了廣告的投入。根據2016年莎普愛思公司財務報表,公司全年廣告支出高達2.6億元人民幣,而白內障相關藥物的研發費用只有550萬元,不足廣告費的零頭。
沒有藥物能讓人返老還童
在絕大多數聲稱能治療白內障的藥物中,芐達賴氨酸是主要成分。當它被滴入眼睛時,會給人帶來強烈的灼熱感和干燥感。為了緩解這種不適感,老易琢磨出一套自己的滴眼流程:先滴治療白內障的眼藥水,然后滴潤滑的、消炎的,每種間隔10分鐘。
這類藥物的廣告往往宣稱能夠預防和治療白內障,但目前只有在少數動物實驗中,芐達賴氨酸對延緩白內障有作用。201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了另一種能夠降低晶狀體不透明度的藥物,但只對狗的眼睛起效。
“用藥物延緩白內障的研究很多,但目前沒有任何研究證明有藥物對人體有用。”盧海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他認為,老年型白內障是人生命中必經的一個階段。“就像沒有藥物能讓人返老還童一樣,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老人股骨頭壞死,換個關節就好了,但不可能靠吃藥讓骨頭回到18歲,憑什么眼睛可以?”
白內障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人體老化,營養供給和血液循環受其影響。生命周期中受到的陽光、紫外線、射線照射,飲食中缺乏維生素,都是可能的發病原因。寄希望于一種眼藥水解決多種致病因素,還逆轉變化,這在盧海看來是天方夜譚。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致電莎普愛思訂購電話,接線員告知:“莎普愛思是一種輔助藥物,只能緩解癥狀,預防白內障。但要痊愈,還是需要手術。”這和廣告中宣稱的“專治白內障”有不小差距。
曾有醫生對媒體笑稱,如果誰能研發出治療白內障的藥物,拿個諾貝爾獎也沒問題。
盧海坦言,一種新藥從研發到進入醫院,需要I期、II期、III期試驗。接著要進入藥監局審批環節,補充很多材料,把關非常嚴格,前后要消耗數年的時間。
12月2日,有媒體引述多名眼科醫生和權威文獻資料質疑莎普愛思滴眼液的效果,莎普愛思公司股價在周一開盤后,一度跌停,隨后拉升,最終收跌3.33%。
莎普愛思發布公告稱,0.5%芐達賴氨酸滴眼液已于上世紀90年代通過了臨床試驗,是一種安全的、有效的抗白內障藥物。公司發布的視頻廣告內容與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核批準的相應廣告內容一致。
有醫生質疑其“產品經過了III期臨床試驗”的說法,認為莎普愛思滴眼液的臨床試驗從有效性標準上就存在問題,缺乏有說服力的客觀指標,應當按現在的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標準重新進行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
今年5月,張力全的眼睛又看不清了。兒子推測,這可能是因為之前延誤治療導致了并發癥,但張力全不愿再跟兒子去市里的醫院。和村里的多數老人一樣,他希望縣里再派醫生來坐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