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門店被7家無證經營的門店冒名頂替,萬一出事,不還得我背鍋啊?”
曹楊路1019號生煎店的李先生最近很頭疼,兩月來,他陸續發現不少“餓了么”外賣員進店要求送餐,可一對照發現,訂餐內容全不是自家菜單上的。向外賣員打聽后,外賣員提醒他提防信息被“冒用”。
他隨后在餓了么訂餐平臺上按圖索驥竟發現:附近一圈樂惠小廚、大王鍋貼(武寧路店)、淮南羊肉湯、外婆私房菜(蘭溪路店)等7家餐飲門店,仿佛成了他家的“分身”:地址都是曹楊路1019號,連上傳的相關資質證書都是他家的。
“這些冒名頂替的店鋪到底在哪?為什么他們能進駐餓了么平臺?平臺難道不管嗎?”
7家冒名店信息一樣,騎手會到真實的位置取餐
按照李先生提供的信息,記者在餓了么平臺上搜索確實發現,上述等7家店的地址和認證信息竟然是一模一樣,單位名稱均是“上海市普陀區霍師傅小吃店”,法定代表人也均是“霍金華”,許可證號也一模一樣。而李先生告訴記者,這些信息其實都來自他開的一家生煎店。唯一不同的,是店家留下的電話。
7家店認證信息除了電話,其余均一樣。
留下別人店的地址,騎手能找得到?不會影響送餐嗎?
記者選中其中一家“恬憩小站奶茶漢堡”進行嘗試。11月27日17時24分,記者在附近的曹楊路1021號天目湖賓館下單了“恬憩小站”的餐點。僅僅1分鐘之后,騎手張某顯示到店。但查看軟件的地圖,騎手定位并未在認證信息中的曹楊路1019號,反而出現在了武寧路曹楊二村附近。記者打電話詢問騎手在哪兒?“不遠不遠,很快就好了”,此時地圖顯示騎手離距離記者500多米。13分鐘后騎手抵達,燙手的雞排到手。記者詢問:為何進店地址與網上標注的不同?張某頓了頓,笑稱:“商家定位不準確是常有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