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三級醫院中僅市兒童醫院和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保留該項目 22家醫院取消門診靜脈輸液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雖然不是100%正確,但輸液的危害確實不小。根據2017年5月省衛生計生委下發《遼寧省2017年深入落實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重點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相關要求,目前,本市24家三級醫院中除了大連市兒童醫院和大連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外,其他22家三級醫院已經全面取消了門診靜脈輸液。 原則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是世界衛生組織用藥原則。但在我國,不少人認為,輸液能讓病好得更快,還可以補充營養,多輸沒有壞處。之所以說“能吃藥就不打針,能打針就不輸液”,是因為口服藥品經胃腸吸收,不經體內循環系統,對身體副作用很小。
而打針藥物進入循環系統有限,相比來說輸液是將藥品直接注射到血液中,參與體內循環,肝、腎的代謝負擔是最重的,長期靜脈注射可能增加肝腎負擔。
遼寧省衛計委專家介紹,很多門診病種是不需要輸液的,而目前最容易濫用抗菌藥物的是感冒、腹瀉患者及手術患者。 要求 二級以上醫院用藥均納入監測
《通知》還要求,遼寧各地醫療機構的藥占比不可超過30%,I類切口抗菌藥物使用率也不能超過30%。
2017年底前,遼寧全省三級醫院和50%的二級醫院須加入“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和細菌耐藥監測網”;2018年底前,遼寧全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全部納入。
省衛生計生委表示,為加強對臨床藥物使用管理,全省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需將每月采購總金額前10位的藥品,作為本機構重點監控的藥品目錄,并對每種藥品處方金額前10位醫師進行公示,同時各醫院需建立重點監控藥品專項處方點評制度,并責成相關科室和醫師針對問題落實改進措施。(半島晨報、海力網首席記者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