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杭州一電影院推出“床廳” 一張床算兩個位子不單賣
電影院數量多了,競爭也前所未有的激烈。現在又冒出了新概念。這個國慶節,金逸影視中心IMAX店在浙江杭州開出了首家“床廳”,剛剛開業的星際匯電影院打出了24小時營業的口號,要搞“通宵廳”。嘉博國際影城則準備在自家影廳里演話劇,演出團體都找好了。
床廳體驗
一張床算兩個位,不單賣,不用擔心隔壁是陌生人
最有噱頭的莫過于“床廳”。雖然“躺著看電影”的這個概念,杭州早就有了。
2013年7月,杭州時代聯合影城開業的時候,就引進了一批可調節躺椅,之后很多電影院的VIP廳,也陸續引進了類似飛機頭等艙的真皮躺椅。不過,這些嚴格說起來都只是沙發。而“床廳”,那效果圖看起來就跟家里的雙人床一樣,又寬又大,可以自由翻滾的樣子。
記者把圖分享給了朋友,直接發來一串問題:“太牛了,請問一張床算一個位還是兩個位?銀幕是在頂上嗎?隔壁睡個陌生人怎么辦?有被子蓋嗎?有人打呼嚕怎么辦?還有……最好賣的座位是最角落里的床嗎?”
于是,記者去了金逸影視中心IMAX店的六樓,探訪了一下真實的“床廳”。能容納百人的廳里,加起來才擺了13張床,共四排,間距很大。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張床算兩個位,不用擔心隔壁睡個陌生人,因為兩個位子不單賣,必須同時買兩張票,價格會比普通廳貴一倍,總價在140-150元。
真能睡嗎?
能,但并沒有那么舒服
每張床都有獨立床罩,床墊看起來有席夢思那么厚。得到允許后,記者上床滾了滾,很軟,很寬,但不夠長,感覺更像是加長版的雙人沙發。整張床連靠背大約只有1.5米長,如果完全躺下,小腿是完全搭在床外面凌空的。看到記者撲棱兩條腿,工作人員笑壞了,解釋說,這床本來就不是為睡覺設計的,目的是提高觀影舒適度,最適合半躺著看。
整個廳體驗下來,銀幕跟普通廳一樣位于正前方,睡第一排還好,睡最后一排,銀幕下方就會被欄桿遮擋住,若真想躺著看,必須要昂起頭,十分不舒服。
就躺下的舒適度而言,這“床”真不如VIP廳的真皮沙發,只是那個是單人的,這個感覺更適合情侶或者一家人帶小孩(1.3米以下)。不過,太親密的動作就不要做了,影廳里裝有監視器,每隔10-15分鐘還有工作人員巡場。如果遇到有觀眾打呼嚕,也會上前制止。
衛生怎么樣?
沒被子,床單一天一換,有拖鞋和枕巾
目前影院不提供被子,但提供可替換的拖鞋、枕巾,影廳旁邊還有一個小更衣間和儲物柜,方便觀眾放包。
工作人員說目前床罩每天一換,但若觀眾提出更換要求,也可以單獨換新。另外,考慮到萬一有觀眾打翻飲料,影院還準備了幾乎同樣數量的備用床墊。
大家反響
床廳:聽起來有噱頭,反響比較一般
“床廳”來勢洶洶,但業內多持觀望狀態。影院經營管理專家、杭州好格影業公司創始人劉敏健分析說,“床廳”聽起來很有噱頭,但實際上跟情侶座、貴賓廳差不多,“有一些市場需求,但不會大,是小眾的,比如年輕人帶情侶去奢侈一下;條件好的觀眾,工作比較辛苦又有一點經濟基礎的,想到影院一邊休息(睡覺)一邊看下電影的,還有就是接待客戶的。”盈利也是問題,因為一張床至少損失兩排座椅,原來可以三排的現在只有一排,如果票價不能賣到原來的3倍,影院就“虧了”。事實上,金逸影視中心IMAX店出于推廣的考慮,目前票價也僅是普通廳的一倍。
記者在公眾號里做了個小調查,大家的反響也比較一般,有人怕床廳沒隱私,如果是單人間還可以考慮一下,通鋪就算了;也有人則擔心躺著看畫面會變形,還有人表示,看打打殺殺的動作片,躺著看也不得勁……倒是碰到爛片子,大家開玩笑說,或許能治療失眠癥。
“床廳”10月1日上線當天,記者查了一下售票情況,白天場很少人,而晚上8點半的黃金場上座率也不足五成。工作人員回復說,這或許跟影片的選擇有關系,此外很多觀眾可能還不知道這個消息。“床廳”是否能為市場接受還有待時間檢驗。
通宵廳:觀眾和影院可能都覺得不劃算
“通宵廳”這個概念,更不被看好,有觀眾表示,吃不消看,別說通宵,連零點場都撐不住。之前,奧斯卡和翠苑電影大世界也曾在圣誕節等特殊日子,嘗試推出通宵片場,但最終并不怎么受歡迎,后來也就沒有推廣。
“24小時營業”的星際匯工作人員表示,由于目前影城還在試營業階段,并沒有開出通宵廳,國慶期間最晚只營業到10點。
對于“通宵廳”,劉敏健很直接地下了判斷,很難生存。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是現在和以前看電影的渠道不同,在網絡不發達的年代,看電影只能在電影院和錄像廳,如今任何地方都能看;其次,觀眾和影院都會感覺不劃算。以前放長假時有些游客沒住宿地,就選擇通宵看電影,既看了電影又睡了覺,還省了錢。但現在每部影片都設有最低票價(通常25-35元),一個通宵可以連放4部電影,票價必定會高于100元,一對情侶就要200元,還不如選擇賓館看電視,更舒服。電影院方面,通宵營運的人工費、空調費、高功率放映氙燈的電費,也覺得成本很高,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