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蒜價格又一輪上漲,再次讓這個餐桌上的大眾食材,成了“高價貨”。和之前類似,這輪的“蒜你狠”,一時間引發廣泛關注及討論。為此,新華社記者走訪河南、北京多地田間、菜市場,聽聽在這輪“漲價潮”中,種蒜者、囤蒜者、賣蒜者、買蒜者都怎么說。
種蒜者說:“靠種大蒜賺錢,基本看運氣”
記者采訪了不少種蒜者。王西賢是來自河南省中牟縣的農民,2011年開始種大蒜,每畝地投入3000元買種子、化肥,剛開始收入不高。2015年他種了4畝大蒜,到今年收獲時收入不錯,所以2016年又增種了3畝大蒜,期待明年能有更好收成。
王西賢說:“種蒜比較辛苦,收的時候一棵一棵挖,很耗人力,賺的是個辛苦錢。蒜價的漲跌我一直看不透,感覺跟賭博差不多,明年價格也不知道會咋樣,只能聽天由命了。”
河南省中牟縣冷藏保鮮協會會長劉少臣分析認為,由于冬天嚴寒,2015年種的大蒜減產15%,加上當年大蒜播種面積減少10%,造成今年中牟的大蒜批發價格從每斤3.7元開始一路上漲,漲到每斤5元以上,個別的能漲到每斤6元。而農民看到大蒜價格上漲,將手里的一部分大蒜留做了蒜種,這就再次推高了蒜價。
囤蒜者說:“風險太高,準備轉行”
價格上漲,囤蒜到底還賺不賺錢?近幾年,一些地方的囤蒜大戶掙了些錢,買了新車,建了新冷庫。河南一不愿具名的囤蒜大戶透露,因為擔心大蒜行情漲跌不穩定,怕賠錢,其今年開始不再囤蒜,轉行做綠化工程了,“相對就比較牢靠、穩定。”
3年前專門將冷庫出租給囤蒜人、靠收取租金賺錢的中牟人黃興奇,如今也開始干起了大蒜收購。不過,他告訴記者,剛開始囤蒜也賺了一些錢,但感覺風險還是太高,又準備轉行,“一些本地人貸款炒蒜,就像賭博一樣。做大蒜生意的人都是‘碰點兒’,誰也弄不準。”
對于目前大蒜市場的狀況,劉少臣分析指出,大蒜價格主要靠市場來調節,一方面市場上有大戶“炒蒜、攪局”,另一方面小戶在“上漲行情”影響下惜售。其實,“囤大蒜的人‘今年虧、明年賺’,總體上真正賺錢的只有20%左右,看不準行情的人還是占大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