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滬蘇浙皖全域,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27個城市為中心區
勾勒長三角未來全景圖: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強勁活躍增長極
新華社昨日受權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規劃綱要》是長三角地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體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是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的依據。《規劃綱要》分為十二章。規劃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規劃綱要》初步確定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路線圖,即從空間格局、產業體系、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開放合作、體制機制等多方面協同推進,在中心區、示范區、新片區、都市圈、毗鄰區、合作園區等空間上重點突破,出臺并完善創新、產業、人才、投資、金融、財稅等配套政策和綜合改革措施。”上海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學良教授對上證報記者說。
打造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
《規劃綱要》劃定了長三角地區的規劃范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積35.8萬平方公里)。以上海市,江蘇省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揚州、鎮江、鹽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湖州、嘉興、紹興、金華、舟山、臺州,安徽省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滁州、池州、宣城27個城市為中心區(面積22.5萬平方公里)。
其中特別提出,以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面積約2300平方公里),示范引領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以上海臨港等地區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新片區,打造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規劃綱要》明確,長三角地區的戰略定位是: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全國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長三角地區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跨界區域、城市鄉村等區域板塊一體化發展達到較高水平,在科創產業、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基本實現一體化發展,全面建立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如:到2025年,中心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2∶1以內,中心區人均GDP與全域人均GDP差距縮小到1.2∶1,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到2025年,5G網絡覆蓋率達到80%。
到2035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達到較高水平。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建成,城鄉區域差距明顯縮小,公共服務水平趨于均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全面實現,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體相當,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整體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成為最具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強勁活躍增長極。
七大領域發力一體化建設
《規劃綱要》從推動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加強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建設、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加快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推進更高水平協同開放、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等七大方面,提出了系列改革舉措。
在產業協同創新方面,《規劃綱要》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科創+產業”道路,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以科創中心建設為引領,打造產業升級版和實體經濟發展高地。
華略智庫創始人任新建表示,長三角產業協同發展包括三個層次:一是長三角有優勢、有基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綱要》明確了十大領域;二是如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體現國家戰略要求的重點領域,也是長三角下一步要主攻的方向;三是未來產業,如量子信息、類腦芯片、下一代人工智能等八大領域,體現長三角要代表國家參與世界最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競爭的重點領域。
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規劃綱要》提出,要協同建設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等。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于體制機制一體化,《規劃綱要》提出,要堅決破除制約一體化發展的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建立統一規范的制度體系,形成要素自由流動的統一開放市場。為此將采取以下舉措:加強各類資本市場分工協作;加快金融領域協同改革和創新,促進資本跨區域有序自由流動;完善區域性股權市場;支持上交所在長三角設立服務基地,搭建企業上市服務平臺;建設長三角產權交易共同市場等。
示范區與上海自貿區新片區肩負重任
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進程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和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扮演著重要角色。對此,《規劃綱要》用兩章內容進行了專門闡述。
對于示范區,《規劃綱要》提出,要推進統一規劃管理、統一土地管理、建立要素自由流動制度、創新財稅分享機制、推進稅收征管一體化、協同公共服務政策等,為長三角地區全面深化改革、實現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示范。
對于上海自貿區新片區,《規劃綱要》明確,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等“五個自由”為重點,打造特殊經濟功能區,帶動長三角新一輪改革開放。
上海臨港現代物流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鵬霖表示,臨港新片區和示范區,是上海發揮對內對外開放“兩個扇面”樞紐作用、服務國家改革發展大局的戰略性平臺。用好“兩個扇面”的作用,有利于提升長三角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能級和水平,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引領我國參與全球合作和競爭。(作者:宋薇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