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
總理您好。我的問題是,隨著中國經濟崛起,一些批評指出,中國越來越多地使用資本和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作為政治工具,影響他國的外交政策,甚至進行某種政治滲透。請問對此您有什么評價?您認為外界對于中國的崛起和戰略擴張應該感到擔憂嗎?謝謝。
李克強
中國這些年來對于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這不僅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復蘇,而且對于世界和平也是貢獻。因為擴大了合作和貿易,就有更多的協商和談判,從而避免沖突。中國文化歷來主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希望的是和為貴。我們要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我們絕不會也不能丟去自己的一寸土地;但我們也不會侵占別人的一寸土地,我們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
中國過去的發展是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下取得的,今后實現現代化,也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這里我想強調兩點:第一,中國永遠不會搞擴張。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們無意搞擴張;即使將來強大了,也不會走國強必霸的道路。我們愿意和各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展關系,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們和其他國家的合作都是按照市場規則、商業原則去推進的。我們倡導“一帶一路”,也是要共商共建共享。我們對于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欠發達國家的援助是力所能及的,并且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談不上政治滲透。至于國際社會在有些方面希望中國增加國際責任,我們能承擔的是與發展中國家地位相當的國際責任。如果把這些看成是戰略擴張的話,那就是誤讀或者是誤解了。
第二,我們會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這些年來,作為總理,我深知中國發展中還有諸多困難和挑戰,在民生方面還有諸多難題和痛點,政府每天要應對的是大量這類難題。我們出訪和國際交往是為了贏得和平穩定的國際與周邊環境,為中國發展贏得更多的共贏機遇,這一點我們是清醒的。謝謝。
人民日報社記者
總理您好,我們觀察到您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讓更加公平、充分的就業始終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亮點,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比如大學生就業還有轉崗職工再就業,復轉軍人再就業等仍然困難不少,這也意味著未來5年中國的就業市場將面臨著諸多挑戰。請問您準備如何解決這些困難?謝謝。
李克強
就業成效是要由人民群眾來評判的,如果有失業也是掩蓋不住的,所以我只能回答你今年的問題,未來5年會怎么樣,要看今年做得怎么樣。
過去5年,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其中一個很大的亮點就是有6600多萬城鎮新增就業,保持了比較充分的就業。就業對于一個家庭來說那是天大的事,沒有一個人就業,一個家庭就毫無生氣。如果大學生畢業就失業,那就沒有希望,所以我們要將心比心,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都要把就業放在心上,扛在肩上。今年我們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把城鎮調查失業率列入預期目標,就是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城鄉就業狀況,也可以說這是自加壓力。
這里我想報個大賬,我們今年城鎮實際新增勞動力人口是1500萬到1600萬,我們定的目標是至少要保證1100萬人就業,但方向是1300萬人以上,前幾年我們都做到了,今年也沒有理由不做到,與此同時,我們還有2.8億的農民工,他們在城市化進程當中壘起大樓、鋪通大道,為中國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促進農民工就業也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進城務工農民都是通過打工來增加他的收入,今年至少還要新增三、四百萬農村轉移勞動力,對此,我們要責無旁貸地為農民工創造穩定的就業機會。
今年的高校畢業生達820萬,是歷史新高,還有近500萬中專畢業生,加上近百萬復轉軍人和去產能轉崗職工,必須努力保障他們的就業,絕不允許有零就業家庭出現,這就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拓展就業崗位,特別是培育新動能。過去幾年,新動能在增加就業崗位當中可以說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要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保障比較充分的就業,這實際上也能夠更多地創造財富。大家想想看,13億人口,8億多的勞動力,如果能夠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創造的財富是不可估量的,也會給世界市場帶來驚喜。謝謝。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
總理先生,最近越來越多的人擔心中國會取代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因此有不少人認為,應該對華打響貿易戰,來懲戒中國在國家主導模式下采取的不公平貿易和產業政策。您認為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來解決美方關切,防止貿易戰打響?您是否還認為對話可以解決迫在眉睫的威脅?如果打響貿易戰,中國能做什么?比如中國是否會考慮動用巨額外匯儲備和持有的美國國債?
李克強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中美要打貿易戰的聲音比較多,但是我認為中美打貿易戰對雙方都沒有好處,沒有贏家。而且如果用“打仗”這個詞來形容貿易的話,也有悖于貿易的原則。因為貿易嘛,總是要通過協商、談判、對話來解決爭端。我希望雙方要保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打貿易戰。
去年中美貿易的規模已經達到了5800億美元,能走到這一步是靠市場,是按照商業規則來推進的,否則的話也不可能有這么大的總量。當然,我們不愿意看見有比較大的貿易赤字,不僅是對美國,我們希望貿易總體平衡,否則的話難以持續。
剛才我已經講了一些中國繼續推進擴大開放的具體措施,包括在服務業、制造業、商品等領域。其實美方企業是可以抓住機遇的,但同時我們也希望美方能夠放寬對華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我們會嚴格保護知識產權。希望美方不要丟了這個平衡中美貿易的重器,否則就是丟了賺錢的機會。
中國有巨額的外匯儲備。運用外匯儲備進行投資,我們從來都是按照市場規律進行多元化、市場化操作,而且中國是長期負責任的投資者。中美關系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之間的關系,兩國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中美關系穩定發展對兩國、對世界都是好事。至于對中國發展的一些擔憂,我認為那是過慮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