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2016年5月30日北京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解說詞】
2016年5月30日,科技界最高規格的三大會議同步召開,這在新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同期】科技部部長萬鋼
那天總書記作完報告以后,我去送他的時候,多叮囑了我一句話,萬鋼同志你觀察到沒有,和科技人員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掌聲,是從后面往前邊來的,樓上往樓下傳的。我也觀察到,后面坐的是年輕的科技人員,要從掌聲中感受到科技人員的期盼。
【解說詞】
這掌聲是共鳴,是回應,更是禮贊。
中國,幅員遼闊。促進城鄉間、區域間的均衡協調發展,是結構之變的一道必答題。
在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首次提出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新的三大戰略。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任務成為重中之重。怎么疏解?需要新思路,需要大氣魄。
【同期】《新聞聯播》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解說詞】
2017年4月1日,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引來舉國上下的高度關注。
【同期】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組長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
十八大以后,習總書記就提出,可以考慮在河北比較適合的地方,規劃建設一個適當規模的新城,來集中承載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字幕】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
【解說詞】
經過多輪科學、嚴密的論證,有著充裕發展空間的雄安,被選定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將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一起,形成北京新的兩翼。
【字幕】2017年2月23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
【同期】習近平總書記
建設雄安新區是一項歷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歷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
【解說詞】
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東,二十一世紀看雄安。中國經濟版圖上正在譜寫新的壯麗詩篇。
中國農村改革的核心始終是土地問題。波瀾壯闊的改革,發端于土地,收獲于土地,也不斷在土地上捕捉著深入推進制度變革的新契機。
【字幕】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考察
【解說詞】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抓住“土地”這個農村改革的核心問題,做出了一篇以“三權分置”為龍頭的,有內容、有氣勢的改革文章,為進一步破解“三農”領域諸多難題,為大幕徐徐拉開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搭起了壯闊的歷史舞臺。
【字幕】安徽天長
【解說詞】
天長農民徐長林,2013年把15畝地流轉給了當地的種田大戶,外出打工去了。合同簽的是12年,但僅僅一年后,徐長林又把地要了回來。
【同期】安徽省天長市大通鎮齊廟村徐長林
睡不著覺,就想來想去,地要是真沒了我怎么辦?咱老百姓靠地吃飯對吧,一旦我打工不能打了怎么辦,那沒辦法了。我就想了這么個歪點子,給它要回來。
【解說詞】
把地轉出去的不踏實,把地轉到手里來的也不踏實。種田大戶張治岑,從鎮里農民手中流轉了500多畝土地,但后來有村民反悔。一氣之下,張治岑解除了合同。
【同期】安徽省天長市市長朱大綱
就是土地的權屬不清晰,承包戶有顧慮,經營主體更有顧慮。
【解說詞】
2014年9月29日,在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用“三權分置”的思路,給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定了調。
“三權分置”,就是將農村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拆分開,承包權歸承包戶,而經營權流轉給愿意種地的經營主體。
【同期】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總書記他講,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有歷史耐心。因為農村的土地承包關系是農村的最基本的經濟制度,也反映了農民的最根本的利益。三權分置,是繼家庭承包經營之后重大的制度創新,可以說這是一個充滿政治智慧的制度性安排。
【解說詞】
2016年8月30日,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兩個月后,文件正式發布。
改革方向如此篤定,種田人的心,也定了。
天長農民徐長林又找到原來的種田大戶,把土地再次流轉給了他。種田大戶張治岑又流轉來了450畝土地,擴大了經營范圍。他的家庭農場,2017年預計純收入能到35萬多元。
如今,全國有7000萬戶農民流轉了土地,占全部農戶的30%,土地流轉面積占到總的承包面積的35%,農業經營規?;潭让黠@提高。
“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
這是孟子在2300多年前寫下的、對人性樸素而深刻的認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引用了這句話,再次強調產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
健全產權保護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的又一項事關全局的重大改革。
2016年,曾常年保持年均20%以上增速的民間投資,一度跌落到2%左右。為什么?
企業家信心不足,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同期】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莊聰生
我們在調研的過程當中,企業家也跟我們反映了一種情況,說什么呢,叫“小富即安、大富不安”。如果他們的產權得不到保護,那么他們做到一定規模就不想再做了,錢掙得越多心越慌。
【解說詞】
2016年8月,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11月,這個文件以中共中央、國務院名義下發,明確提出依法保護產權。
這項改革,回應了上上下下的普遍關切,更向社會釋放出一個明確而積極的信號。
【同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
這個文件堅持問題導向,針對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最為關心的法人財產權、自然人財產權、知識產權保護這樣一些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解說詞】
在中央關于產權保護的意見公布之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很快出臺了配套的具體意見,并抓緊甄別糾正一批社會反映強烈的產權糾紛申訴案件。
2017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民法總則》審議通過,明確提出法律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
【同期】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莊聰生
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這個都要平等地保護。過去相對來說,對民營企業的保護要弱于國有企業,所以這一次強調都要一樣,機會平等、權利平等、規則平等。
【解說詞】
平等,不是空頭支票。
石油、電力、鐵路等多個行業開始向民間資本打開大門。2016年12月,首條民營資本控股的高速鐵路在浙江臺州開工建設。
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篇章,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應有之義。
國企改革,不是要把國企改散了、改垮了、改沒了,而是體現“兩個毫不動搖”,優化國有企業布局,提高國有企業競爭力,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攜手共同發展。
目前,我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超過144萬億元,在國民經濟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字幕】2015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
【解說詞】
在考察吉林時,習近平總書記特地來到兩家國有企業。他指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字幕】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
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
【解說詞】
這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成為深入推進國
企改革的定盤星。
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以此為統領,國企分類、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加強黨的領導、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等多個配套文件出臺,共同形成了國企改革的設計圖、施工圖。國企改革“1+N”體系就此搭建完成。
2017年,混合所有制改革被列為國有企業改革的突破口。
【字幕】上海
【解說詞】
初春之夜,上海郊區的這個賓館里,許多人無法入眠。他們是國企東航物流公司6000多名員工的代表,討論的核心內容,是企業改制和人員的重新安排。
體制機制的束縛,曾是這家企業最大的困擾。工資薪酬不能隨業績增長而提高,企業留不住人,公司管理層無法自主經營決策。
這次,100%國資的東航物流公司,將面向社會出讓45%的股權,以引進新的戰略投資和財務投資者。同時,員工持股10%。
【同期】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總經理馬須倫
混改以后我們吸收民營資本進來,真正建立市場化的內部機制,使企業進一步增強活力。
【解說詞】
國企改革挺進深處,提升效率。國有資本布局不斷優化。黨的十八大以來,央企已從115家減少到102家。10家中央企業完成重組,優化了核心競爭力,提高了國有資本效率。10家企業開展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試點。收放之間,國有資本、國有經濟在優化中壯大,公有制基礎更加牢靠。
改革的內在哲學,就是“變與不變”。
不能變的,是“兩個毫不動搖”。能變的,是有利于增強國有企業活力的體制機制。
近年來,“逆全球化”思潮將世界經濟又推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字幕】瑞士達沃斯
【解說詞】
2017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首次迎來了中國國家元首。在這里,他向世界提出了中國主張。
【字幕】2017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
【同期】習近平主席
我們要順應大勢、結合國情,正確選擇融入經濟全球化的路徑和節奏;我們要講求效率、注重公平,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領導者應有的擔當,更是各國人民對我們的期待。
【解說詞】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形成了嶄新的開放格局,在自身的深刻變革中,正從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變成更有影響力的思考者、更有作用力的推動者。解決好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始終站在這個高度上布局謀篇。
中國與世界經濟的關聯方式,正從最初的“三來一補”向“優進優出”轉變;產業體系正從國際分工協作的局部,躍升至與整個全球價值鏈深度鉚合的全流程再造;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不斷壯大,開啟全球布局,我國已從資本凈流入國,成為資本凈輸出國;以上海自貿試驗區為發端,至全國11個自貿試驗區,一批與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基本制度框架正在試驗、復制、推廣。
【字幕】北京雁棲湖
【解說詞】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字幕】2017年5月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同期】習近平主席
我宣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開幕。
【解說詞】
30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和多位國際組織的負責人齊聚北京。
【同期】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這不只是發展物質的項目,還能凝聚民心。這不僅是為了發展,還有和平。這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偉大價值所在。
【解說詞】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落實,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世界經濟格局變化,以及中國自身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是“絲路精神”與經濟全球化理念的有機結合;是開創包容性全球化道路的一種有益嘗試。
【同期】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
從來沒有這么大的國家,進行市場化經濟改革,所以中國必須創造自己的改革方式。雖然今后改革還有很多路要走,但在我看來,中國做出的這些抉擇令人欽佩。
【解說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回答了對中國經濟“怎么看”的問題。
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政策體系,則為“干什么”勾勒了前行路徑。
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為“怎么干”提供了思想方法。
這一系列重要思想,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光芒,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
在這段改革開放的新征程上,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的增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在這段新征程上,經濟質量效益不斷提高,中國經濟發展的含金量不斷提高。
在這段新征程上,中國經濟的結構之困正在被一點點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制造業實現領跑,滿足新需求、吸納就業更多的服務業不斷壯大。
在這段新征程上,中國經濟的新動能蓬勃而出,科技進步的貢獻率超過56%,航空發動機、量子通信、深空深海探測,上天入海,一大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接連取得突破。
在這段新征程上,物價連續四年保持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在3%以下,百姓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速基本同步,每年1300多萬人找到新的工作。
改革開放的新征程,正向著未來延續。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在以巨大的勇氣和決心,帶領中國人民,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緊緊扣住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這一核心,大力轉變發展方式,奮力突破結構之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常青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