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三:網帖內容如何產生?
【調查】抄襲、改造某報舊聞;發帖人已被警方拘留
記者發現,這則不到1000字、配有2幅照片的帖子,與今年4月22日廣西《南國早報》一則《裸體女子凌晨墜樓身亡 死前被兩男子帶到賓館》的新聞報道情節、行文十分雷同。
該帖子有3個小標題,分別為“女子半夜裸身墜樓”、“警方控制三名男子”和“初步認定涉嫌輪奸”,與《南國早報》報道中的3個小標題基本一樣,只是將“兩名男子”變成“三名男子”;甚至連保安說的“太可惜了,那么年輕漂亮的姑娘,就這么走了”都一樣;回憶事發過程、報警過程和警方出警過程,幾乎一字不差;出事女學生都姓梁。
6月10日下午,記者得到消息,發布此帖的嫌疑人已被警方抓獲。該男子32歲,詳細案情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鏈接】網絡誹謗也是犯罪
渤海大學傳媒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何村教授分析,當前,數以億計的網民天天從網絡上獲取信息,網絡對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但是網絡社會并不虛擬,也不會成為法律的真空。“網絡上誹謗,如果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誹謗罪。”何村說,公民如果任意侵犯他人權利,輕則要承擔民事責任,重則就會受到刑事追究。
何村同時建議:網絡社區、論壇設置更正、辟謠的專欄,為被誹謗者提供一個澄清的機會,避免以訛傳訛,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網絡管理部門應加強對互聯網的管理;公安網監部門也應加大監控力度,對散布不實信息、造成重大影響的,主動出擊查處造謠者。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