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四川代表團開放日活動中,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回應有關(guān)“懸崖村”的媒體提問時表示,僅涼山州就有139個極貧困村,四川省將集中力量,對不同的村莊實行“一村一策”,根據(jù)每個村莊的特點制定方案,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王東明介紹,四川是全國扶貧任務最重的區(qū)域之一,貧困面寬、量大、程度深,尤其藏區(qū)彝區(qū)是脫貧攻堅的“硬骨頭”。
去年,記者深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土列爾村,報道了當?shù)?ldquo;懸崖村”開展精準扶貧,從藤條“天梯”改造成鋼索鐵梯的過程。王東明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懸崖村”是一個形象的說法,而四川像這樣的極貧困村還有不少,僅涼山州就摸排出139個,而類似情況在四川其他地方肯定還存在。且這些極貧困村各自情況不一,“有的是交通問題,有的是資源等其他問題。”
王東明強調(diào),在這些重點地區(qū),將集中領(lǐng)導力量、物資、省內(nèi)外援助力量,對不同的村莊實行“一村一策”,根據(jù)每個村莊的特點制定扶貧方案,加快脫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