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1月12日電(記者席敏、袁軍寶)中國2011年物價調控以最后一個月的CPI回落“收官”。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12月CPI同比上漲4.1%,持續了8月份以來的下跌趨勢。當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5.4%。
國內一些研究機構和專家樂觀地預計,中國物價調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今年全年CPI漲幅將最終保持在4%左右,遠低于去年7月份最高6.5%的漲幅。經歷了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通脹風險之后,中國采取了“組合拳式”的物價調控措施,從去年8月份開始,在連續5個月食品價格大幅回落的促動下,中國物價已逐漸走向正常軌道。
中國銀行近日發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展望季報預測,2012年我國GDP增長8.8%左右,CPI上漲3.5%左右。報告指出:“隨著經濟景氣回落,食品價格高位回落和輸入性通脹的減緩,2012年物價漲幅將明顯放緩?!?
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逐漸消失的翹尾因素,食品等消費品價格的回落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等將使今年的物價總水平保持下行狀態,總體CPI漲幅將維持在4%左右。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1年12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9.1%。其中,糧食價格上漲6.9%,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0.19個百分點;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16.6%,影響價格總水平上漲約1.1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9%,環比下降0.1%。
食品依然是影響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最敏感的因素。在去年不斷高企的CPI數據中,以豬肉、蔬菜、海產品為主的食品扮演著重要角色。2011年7月,食品價格上漲14.8%,其中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33.6%,這個月的CPI漲幅也達到中國3年的最高值。
為了平抑物價,保障居民生活水平不受影響,中國各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減少農產品流通環節費用、采取補貼等方式鼓勵農戶養殖更多生豬、提高低收入群體生活補助等。作為蔬菜主要輸出大省,山東去年籌集資金8750萬元,啟動實施“菜籃子”產品生產扶持項目,支持建設265個水果、蔬菜、肉蛋奶及水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以提高“菜籃子”產品的綜合生產能力和應急供應能力。
“現在來看,這些措施都產生了積極的效果,食品價格對CPI的貢獻率越來越低?!鄙綎|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說。
但一些機構和專家也同時認為,食品價格瘋漲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并不意味著逐漸趨穩的物價足以高枕無憂。張衛國說:“從國際國內兩方面的經濟形勢來看,輸入性通脹風險依然存在,穩定物價仍然是政府部門2012年需要高度重視的一項工作。”
尚未完結的歐洲債務危機和一些新興經濟體增速放緩使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在去年價格普遍下跌,并影響到中國國內的工業生產。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增速由去年7月的7.5%回落至11月的2.7%。
“這種趨勢是否會在今年繼續持續下去還很難說?!弊縿撡Y訊石油分析師呂斌說:“以石油為例,中東局勢目前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進一步惡化,將會對石油供應產生嚴重不利影響,從而導致石油價格大幅上漲?!?
中國銀行發布的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季報指出,隨著歐債危機的進一步加劇和全球經濟保持低迷,全球央行開始聯手釋放流動性,以及未來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出臺還將刺激大宗商品價格出現高位震蕩格局。
在中國國內,仍然有可能影響物價走勢的因素,并將在短期內造成物價上行壓力。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從中長期看,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依然存在,如人口結構轉換導致勞動力成本提升,資源品改革帶來資源品價格上漲以及城市化進程使得土地面積減少等因素,都將推動物價上漲。
山東財經大學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蔚認為,目前農村富余勞動力不斷減少,各地區和行業對勞動力的競爭日益激烈,預計東部中小企業仍面臨較大的用工壓力,提高工資吸引工人是一個必要的措施,但這最終將在商品價格上體現出來。
張衛國說,造成消費品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不僅是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上升,生產和需求信息交流不足更容易導致價格波動。
不過,一系列針對擴大內需和穩定物價的措施即將在中國國內施行。剛剛結束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提出,今年將大力發展商貿物流,促進城市共同配送服務,健全農村物流配送體系,通過依托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建立和完善采購商數據庫,拓寬鮮活農產品供求信息渠道,增加肉糖等重要商品儲備,及時做好重要農產品收儲投放,積極推進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校對接等多種形式的產銷銜接等舉措切實保障市場平穩運行。
“理順流通環節,增加消費品的豐富性,同時保障信息機制的暢通,將為中國物價水平的穩定起到重要作用?!睆埿l國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