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十七屆五中全會把文化產業列入國家發展支柱產業,六中全會又提出‘文化強國’,把發展文化產業提高到一個空前的高度。在這一大背景下,福建文化發展迎來了最好的歷史機遇。”省政協委員吳志明說。吳志明是連任兩屆的省政協委員,現為民建中央文化委員會委員、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副總經理,同時也是南開大學傳播學系兼職教授。
吳志明多年來提出大量關于文化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提案,他也就有了“文化委員”、“環保委員”的稱號。
福建文化產業 偏散偏小
對于福建文化產業現狀,吳志明分析說,福建雖起步較早,但由于種種原因,發展水平卻相對滯后了。表現為:文化產業集中度和集約化水平不高,文化企業規模偏小,文化產業的經濟總量較小,占GDP比重偏低;缺乏在全國有影響的標志性文化產品和產業項目,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的能力不足,文化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文化產業的結構性問題仍然突出;居民的文化消費較弱;投入不足,機制落后。福建的報業、廣電、出版發行三大文化產業集團排名均在全國第二十位以后,目前全國有三十多家文化企業在A股市場和H股市場上市,福建沒有一家上市國有文化企業。“不久前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邀請了48家文化企業參會,其中卻沒有一家是福建省的企業,這與福建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太相稱。”吳志明表示。
扶持海峽文交所 培育文化產業孵化器
“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必須遵循其自身的內在發展規律和市場運營規律,針對問題,提出措施,推動跨越式發展。”吳志明表示,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不能單純用管文化事業的形式來管理文化產業;重視引人才,創新機制留住人才,特別是要有領軍人物;除了扶持大型國有企業,要注重中小、微型企業發展。此外還要特別注意集約化,形成合力。“我省目前文化創意園區項目建設處于井噴狀態,發展態勢良好。但也存在產業空間布局不夠合理,產業鏈尚不完整,同質化、重復建設現象比較嚴重等現象。”他表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應該有整體產業規劃和布局,各個園區都必須定位明確。
“我特別建議的就是,破解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吳志明表示,現在文化項目找不到資本,資本找不到文化項目,“這就需要打造一個文化產權交易平臺,讓項目與資本能有效對接起來”。他說,文化產權交易所,是文化產業發展壯大的孵化器,是文化產品真正融入市場,形成產業化的引擎。“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黃金交易所、文化產權交易所被發達國家喻為引領經濟發展的四駕馬車,足可見文交所建設的重要性。”吳志明表示,在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重視下,日前閩臺合資組建的海峽文化產權交易所已經掛牌成立,希望省里能出臺相關配套措施,對海峽文交所給予大力扶持。
他還表示,我省首只文化產業基金——海峽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也于日前成立,政策扶持,促進基金發揮更大作用,也將推動我省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N本版文圖 據福建日報 本報記者阮韻晨 練仁福 李建芳 薛輝 張超暉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