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法制晚報
公安部已著手修改機動車駕駛證和使用規范,以提高交通違法行為成本。記者日前從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辦公室獲悉,全國政協委員葉喬波等12名委員去年關于減少交通事故與違法的提案得到公安部上述答復。
【提案】將駕駛行為 與誠信體系掛鉤
全國政協委員葉喬波等12名委員指出,我國汽車物質文明建設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汽車精神文明建設卻遠遠沒有跟上,甚至造成一系列的嚴重后果。
委員舉例,危險駕駛、違法載送極為嚴重,不文明駕駛行為也大大阻礙了交通資源的合理利用。
對此,委員建議,應不斷提高電子眼監控、監管力度,加大違規處罰范疇,進一步完善處罰等級評定。另外,機動車撞人、撞壞公物,采取重罰和扣分并舉,公安部門應重新考慮修訂扣分制度,切實從機制上保障行人與車輛安全,進一步提升全民安全與文明駕駛意識。
此外,委員還建議,將駕駛行為與公民誠信體系掛鉤,凡有嚴重交通違法、重大肇事、使用虛假資料辦理車管業務,以及進行非法營運等行為的機動車駕駛員,應被交警部門列入“重點人員”信息管理系統,并將違法記錄通報給相關保險公司、銀行等部門。
【公安部】修改駕照規范 提高違法成本
對于委員的建議,公安部答復表示,針對委員提出的有關危險駕駛、違法載送現象嚴重的問題,加強了對酒駕、超速、超員、超載、疲勞駕駛等行為的整治。另外,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全國集中開展整治超速超員超載和疲勞駕駛違法行為專項行動。
還針對委員提出的提高不文明駕駛行為違法成本,在要求各地依法從嚴處罰的同時,著手修改《機動車駕駛證和使用規范》,進一步提高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違法成本。
記者了解到,在2009年,公安部曾對《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進行了修改,修改中的一個重點就是對部分駕駛人主觀過錯大、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安全、擾亂道路交通秩序的交通違法行為提高記分分值,加大處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