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捐款16萬元
其實從2009年開始,醫生就多次建議陳雪梅及早進行肝移植手術。“家里的積蓄已經用光,做移植手術要二三十萬元,經濟條件不允許。”讓彭慧意外的是,妻子所在的中國人保財險廣州分公司雪中送炭,在公司內部號召捐款,在短短幾個月捐款16萬余元,解決了燃眉之急。
手術費不愁了,可肝源問題無法回避。夫妻倆下定決心同意移植手術,可肝源一直緊張,就這么等呀等,直到肝昏迷發生得越來越頻繁。
六成右側肝臟植母親體內
|
醫護人員授予他“最佳形象大使獎”
7月27日是彭斯22歲的生日,這一天,在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移植科病房里,他和自己的雙胞胎妹妹一起,度過了一個意義不凡的生日。這一天,他還收到了一份特別的榮譽證書,是器官移植科全體醫護人員為他頒發的。證書上寫著:“彭斯小朋友,鑒于你帥氣、勇敢、堅強的表現,已被授予最佳形象大使獎,特發此證,以資鼓勵。”醫護人員同時祝賀他“生日快樂,母子平安。”
當時彭斯剛剛結束手術第5天,還沒辦法下床走動。在同一樓層,同一天手術的媽媽陳雪梅從ICU病房搬入普通病房。母親手術順利正在康復,對彭斯來說,生日前最欣慰的就是獲知這一消息。5天前的手術是一場母子間的肝移植手術,醫生切除了兒子近60%的右側肝臟,移植到母親的體內。
昨天下午,在進行手術一個多月之后,病床上的陳雪梅還很虛弱,說話有氣無力。“比起手術之前,現在的狀態已經好了很多啦!”彭斯笑著對記者說,他坐在病床邊遞水給媽媽喝,看到記者要拍照,又用梳子小心地幫媽媽梳頭。
記者想看看他胸前的手術刀口,他有意背過身去,躲開媽媽的目光。在小伙子的前胸右側,是一個大大的“人”字形傷疤,拆線后的針孔清晰可辨。也許是傷口有一小處開線,“自作聰明”的他還貼上去一小片創可貼,渾不在意。病床上的媽媽雖然看不到,也忍不住眼含淚花,別過頭去。
醫生:
供體肝臟3個月可恢復
“病人患慢性重型肝炎,手術之前的病情非常嚴重,肝功能完全衰竭,膽紅素過高,有肝性腦病,肺部感染,抵抗力差。”主治陳雪梅的巫醫生表示,病人手術后康復良好,目前主要是控制肺部感染引起的低燒。
“因為傳統觀念作祟,不少患者認為做肝移植供體的風險太大。”他表示,對于提供肝源的供體來說,在統計上具有0.4%~0.7%的風險,而活體移植手術向來把供體安全擺在首位。而這種風險,主要是術后近期的并發癥等,遠期來看影響不大。這次手術切除了供體約60%的右側肝臟,因為肝臟的再生能力強,只需要3個月就可以長回原樣。
巫醫生介紹,他近期曾接觸過幾位等待移植的患者,孩子已經同意捐獻了,可因為作為父母的患者不同意,未能手術導致病逝。該院何副院長也表示,受制于傳統觀念,在肝臟移植手術中更常見的是:老的給小的捐,女的給男的捐。而這次肝移植手術,是該院今年完成的第一次孩子為父母做肝源供體的案例。
22年后:兒捐肝救母 已回家康復
“實在是等不及了!再不進行移植手術的話,危險隨時都可能發生。”彭慧說,他從醫生口中知道了有親屬間活體肝移植這回事,但供體限制在直系三代以內親屬,即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彭慧與妻子的血型不合,尋思著讓兒子試試看。瞞著妻子,他給兒子打了一個電話:“媽媽病情嚴重,需要做肝移植手術,你愿意捐肝嗎?”多日過去,彭慧仍記得當時半是驕傲半是心疼地聽到,兒子不假思索同意了。也是接到這個電話后,兒子在5月底就返回了廣州。
“我和妻子說,兒子同意捐肝,早點手術吧!她一直不同意。”無論父子倆怎么勸,陳雪梅不為所動,口中不停念叨著“花那么多錢送他出國讀書,是全家的希望,不能讓兒子冒險。”直到發生那次最嚴重的肝昏迷,陳雪梅昏迷了十幾個小時,還沒有醒過來。情急之下,父子倆“合謀”在手術同意書上簽了字,并在母親昏迷的情況下,找到派出所、律師等迅速拿到母子關系證明等必要材料。等陳雪梅被搶救醒來時,父子倆將所有的材料擺到她面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陳雪梅這才含淚在手術同意書上簽了字。
7月22日,這次肝移植手術進行了一整天,從兒子麻醉到母親被推出手術室,耗去十六七個小時。幸運的是,手術很成功,兒子將近60%的右側肝臟被移植到了母親體內。現在,陳雪梅身體上有兩處手術刀口,早已長好的舊傷疤,是在22年前,她舍命剖腹產下這對龍鳳胎的痕跡;而那處還包著紗布的新傷疤,和兒子同樣的位置,是22年后,她與兒子肝移植手術的見證。
在手術兩個星期后,彭斯出院回家康復。
兩年零九個月拿學位 成績優異將繼續讀研
彭斯高中就讀廣州執信中學,因為成績優秀,高三時到美國學校交流一年。2008年考入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修讀會計專業。
父親彭慧說,兒子在美國讀書這幾年,家中供其讀書的花銷超過50萬元。彭斯也很懂事,在美國讀大學期間,為了節省機票和學費,彭斯沒有回過一次國。“我每個暑假就上暑期課,想早點修完學分畢業。同學中像我這樣的并不多。”在彭斯看來,如果早點畢業,便可以省下幾個學期的學費和生活費,為家里減輕負擔。當地華人并不多,彭斯把全部精力用在了課程上,成了同學們眼中的“學習狂人”。等到修完全部課程時,這個中國學生的GPA(平均成績點數)達到3.48,成績名列前茅。
讓人驚奇的是,這個中國學生僅僅用兩年零九個月,就修完了大學四年的全部課程。今年5月6日,他順利拿到學位。因成績優異,他還將繼續在本校攻讀研究生,并努力考取美國注冊會計師資格證。可就在5月底,因為母親的病情加重,彭斯急匆匆返回廣州。原定8月返回學校開始研究生課程,因意外的手術決定,學校同意將他的學位保留一年,可以等到明年返校繼續攻讀。
對話兒子:
媽媽生我養我
我就該這么做
記者:當時怎么想到捐肝給媽媽?
彭斯:當時我也沒多想。只覺得媽媽生養我,照顧我那么多年,我就應該這么做,沒想別的。
記者:手術再找不到別的供體了?
彭斯:活體捐獻限定在直系三代親屬,爸爸血型不合,妹妹身體瘦小,整個肝切下來可能都不夠用。我身體壯,把肝切下來一半就夠啦。
記者:考慮過風險嗎?
彭斯:開始時沒在意。直到要手術了,醫生把手術對供體的影響一項項說給我聽,才算了解清楚。醫生安慰我說,像我這么壯,用不了幾個月,肝就長回來了。
記者:現在身體恢復得怎么樣?
彭斯:只是身體刀口有點緊,其他和以前沒什么不一樣。
記者:什么時候回美國繼續讀書?
彭斯:還沒考慮清楚,一切等媽媽的病好了再說吧!
媽媽:是我害了兒子
記者:為什么肝移植手術一拖再拖?
陳雪梅:肝源很緊張,只能一天天等。
記者:兒子提出捐肝,你是怎么想的?
陳雪梅:(沉默)我不想這樣。花那么多錢送他出國讀書,是全家的希望,不能讓他冒險。后來想來想去,還是同意了(落淚)。
記者:最想對兒子說什么?
陳雪梅:(沉默)是我害了兒子……(落淚)
記者:出院后有什么打算?
陳雪梅:馬上要退休了,以后好好鍛煉身體。
文/ 記者石善偉 圖/ 記者高鶴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