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網—海峽都市報訊 根據改造工程進展情況,8月10日我航母平臺進行出海航行試驗。按照試驗計劃,首次出海試驗時間不會太長,返回后將繼續在船廠進行改裝和測試工作。
根據遼寧海事局網站9日15時21分發布的航行警告,10日零時至14日18時,大連港有船出海進行航海試驗,其他航船禁止駛入黃海北部遼東灣特定海域。該試驗海域橫寬13.25海里,縱長22海里。
“‘老瓦’走了,沒拍到圖。”昨日早晨6點半,一位大連的軍迷告訴記者。關于航母首次海試的細節描述,新華軍事官方微博有更多的呈現,“今天凌晨大連一度濃霧彌漫,能見度僅數米,讓人有些擔心。霧中,航母平臺在拖船牽引下沉穩掉頭,順利出港。”
艦名 正式服役后才有名
關于中國首艘航母的命名,央視報道說,根據海軍的慣例,軍艦在正式服役之后才有真正的命名。中國第一艘航母的名字到正式服役的那一天才會公開。之前,從“毛澤東”“施瑯”“泰山”到“天津”等不同角度、不同寓意的航母名稱“建議”不絕于耳。但按照《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中國海軍航母的命名規則其實非常清晰,即將以行政省(區)、直轄市名稱來命名航空母艦。
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的航母誕生于英國,被命名為“百眼巨人”號(希臘神話人物阿耳戈斯)。蘇聯第一艘航母以首都“莫斯科”命名。俄羅斯目前唯一一艘航母以前蘇聯海軍元帥庫茲涅佐夫命名。美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蘭利”號以美國物理與天文學家、航空先驅——塞繆爾·皮爾龐特·蘭利博士命名。目前美國的核動力航母都以歷屆總統的名字命名。
艦長 9名人選或輪流當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改造完成的“瓦良格”號將成為大連艦艇學院第三艘訓練艦(83艦),已擔任大連艦艇學院副院長的柏耀平將主抓83艦的日常訓練工作。
其實,為培養航母及其編隊指揮人才,1987年5月,經中央軍委批準,海軍決定在廣州艦艇學院開辦首屆也是至今唯一一屆“飛行員艦長班”。從海軍航空兵飛行員中經過嚴格考核,挑選出李曉巖、柏耀平、楊宏、王大忠、王仲才、王玉成、馬業隆、何虎、彭建林等10人,因開學后有一名學員退出,實際“飛行員艦長班”人數為9人。歷時三年半的學習后,9名學員順利取得艦艇指揮專業本科學歷,成為中國海軍第一代“既能駕機上天,又能率艦闖海”的高素質復合型軍事指揮人才。如今,無論從年齡、經歷、軍銜、職務等角度分析,中國首任航空母艦的艦長將從這9人中選出。鑒于中國首艘航母將用于訓練和科研,航母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更有可能采用“一崗多人,輪訓輪換”的訓練思路,不固定艦員,甚至不固定艦長。
艦機 采用殲-15和直-8
據透露,我國目前已具備自主研制航母艦載機的能力,改裝的航母訓練艦可搭載約30架艦載殲擊機和直升機,均為我國自主研制的艦載殲擊機,殲擊機將采用滑躍起飛方式。俄羅斯軍事工業綜合體網站稱,中國目前已制造出了首架艦載戰斗機殲-15的原型機,該機仿制俄海軍航空兵現役蘇-33戰斗機的原型機T-10K。此外,美國多個戰略問題網站刊文認為,中國海軍可能裝備了配有艦鉤的殲教-9“山鷹”教練機,用于訓練航母艦載機飛行員。另外,根據報道,我國首艘航母可能會搭載國產直-8預警機。(N新華 央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