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蔬果品市場掛出了停止銷售福建楊梅的橫幅,目前有關部門其實未發銷售禁令,禁售為商戶自發行為。 本報記者 盛高 攝
昨天開始,寧波市區兩大果品批發市場主動對福建龍海產的楊梅發出“謝絕令”。當地最大的果品市場——寧蔬果品批發市場,在楊梅交易區掛出橫幅:“接上級有關部門通知,福建楊梅停止銷售。”
同日,慈溪市果品公司也拒絕福建龍海楊梅進入下屬批發市場。
兩大果品市場同時封殺福建楊梅,源于6月8日慈溪發布的一份檢測報告:這份報告顯示,抽檢的7個批次福建龍海產楊梅,發現了8種農藥殘留。
查出的農藥殘留中包括敵敵畏
6月8日,慈溪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食安辦”)發布“食品安全1號警示”:慈溪市工商分局、農業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聯合對慈溪市場上的福建龍海楊梅進行抽檢后發現,7個批次的楊梅中有8種農藥殘留物,并請消費者近期慎食福建龍海楊梅。
福建龍海是全國重要的楊梅生產基地,去年種植4萬多畝,產量達1.4萬噸,浙江、上海、北京等是主要銷售地。
“此次檢測的7個批次福建龍海楊梅,都查出有農藥殘留物,包括:敵敵畏、樂果、毒死蟬、水胺硫磷、百菌清、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和三唑磷等8種。”“食安辦”工作人員昨天向記者證實了這個消息。
“像水胺硫磷,毒性很高。我們在兩個批次的楊梅檢測出了這種殘留物,其中一個批次超標15倍。”工作人員說,寧波人的習慣是不清洗,直接食用楊梅,這些農藥殘留物很有可能因此進入人體引起中毒。
“1號警示”一發布,消息迅速從慈溪擴展到整個寧波,寧蔬果品批發市場的楊梅批發量至少減了2成,“我們這里更是從每天1萬箱銳減到了3000多箱。”慈溪市果品公司經理余建元告訴記者。
仙居、麗水、寧波楊梅均未發現問題
“給楊梅打農藥,一是為了防止落果,二來保鮮。”余建元告訴記者,“寧波本地產的楊梅一向不愁銷售,從來都不會打藥。但是福建龍海楊梅一出事,本地楊梅的銷售量必然會受到影響。”
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每天都會對進場交易的水果進行農藥殘留檢測,廣州、仙居、麗水和寧波出產的楊梅,都沒有發現問題。
但即便如此,福建龍海楊梅出現問題,對即將上市的浙江本地楊梅,也不是個好消息。
無奈之下,寧蔬果品批發市場和慈溪果品批發市場自發提出,禁止福建龍海楊梅入場。
記者在寧蔬果品市場看到,掛出的橫幅上說“接上級有關部門通知,福建楊梅停止銷售”。不過,工作人員說,“橫幅寫的是接上級部門通知,實際上就是市場自己的決定。”
寧蔬果品批發市場供應著寧波市區90%的水果批發,慈溪果品批發市場則占慈溪水果批發的一半以上,這意味著,福建龍海楊梅已經基本在寧波市區被封殺。
此外,寧蔬果品批發市場還要求經銷商對每一批楊梅,都要提供產地檢測合格證,不能提供者一律拒絕進場。
專家提醒:楊梅還是鹽水泡過吃放心點
對于兩個市場的“禁售令”,寧波市貿易局的工作人員說,市場的禁售行為屬于市場的自發行為,不是貿易部門的指令。
“目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沒有明確規定,當水果上農藥殘留到多少時,政府部門可發禁令。”慈溪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胡惠群也告訴記者,作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他們的權限在于發布消費警示,告誡市民。
不過,寧波楊梅主產地——余姚、慈溪兩地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要負責人都已經表示加強對楊梅的檢測強度。
慈溪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胡惠群說,從現在開始,他們每周對楊梅進行一次抽檢,外地楊梅和本地楊梅至少各抽檢25批次。檢測結果每周發布在慈溪市食品藥品監督信息網和當地媒體上,供市民隨時查閱。
余姚林業特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沈立銘昨天也對記者說,楊梅沒有果皮而且是人工采摘,會藏有不少灰塵和細菌,還是建議洗洗再吃,“吃前最好將楊梅用鹽水浸泡10分鐘后再食用。因鹽水能殺滅某些病菌,還可幫助去除隱匿于楊梅果肉中的寄生蟲。” (記者 段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