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2日訊 我國飲用水新國標昨天開始強制實施。新標準加強了對水質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對于砷、鉛、鉻這些重金屬類的指標限制規定到最低,總體上與世衛組織水質標準接軌。新飲用水標準在提出6年后迎來全國性強制落實。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飲用水污染問題也日益突出。水污染導致的源水水質下降,原有供水設施供應落后和投入不足是造成水質達標率低的主要原因。新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由衛生部、環保總局等部門在1995年制定實施的標準的基礎上,經過6年的時間制定而成的,飲用水監測指標從原來的35項增加到現在的106項,新增加的這71項標準加強了對水質有機物、微生物和水質消毒等方面的要求,對于砷、鉛、鉻這些重金屬類的指標限制規定到了最低,以保證飲用水的安全,基本實現飲用水標準和國際接軌。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新國標勢必將推動我國飲用水水質進一步提高。新國標的執行也對管網系統和水質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我國供水行業實施工藝改造提高水質質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