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右)臉“胖”了
N中廣 南方
閩南網6月18日訊 昨日凌晨,“神九”在完成首次變軌后,航天員也都換了“行頭”,脫下白色艙內壓力服,換上藍色艙內工作服。根據實時監控畫面,三位航天員面色微紅,面部還有一些輕微的浮腫。對此,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姜國華解釋道,由于失重狀態下,航天員體液重新分布,下肢體液涌向上肢,導致航天員“紅光煥發”,這是正常現象。這兩天,航天員沒有被安排科學實驗或者操作題目,他們的主要任務還是要盡快適應太空環境,為之后神九和天宮一號的對接做好準備。為了防止航天員飲食單一,神九的食譜周期為4天,也就是說,航天員在軌工作、生活時,4天內不會吃到重樣的食品。
前日,在神九進入運行軌道后,艙內就進入失重狀態,三位航天員顯得非常鎮定。劉洋看到身旁景海鵬的筆慢慢飄過來,拿起自己的筆,順手打了一下。景海鵬的筆轉了幾個圈,又慢慢飄了回去。看到這一幕,劉洋的臉上露出俏皮的笑容。最后,看到神九安全抵達預定軌道,三人相互握手慶祝。據專家稱,三位航天員傳回的身體檢測信息顯示,心率平穩,身體狀況良好。
□鏈接
航天員藥箱備兩類藥物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醫監醫保研究室主任李勇枝介紹,神九飛天,共為航天員準備了航天藥箱、航天小藥包和個人急救小藥包三類藥物。
航天藥箱是負責飛船和組合體在軌飛行時航天員疾病防治的用藥保障;航天小藥包是航天員在返回艙(不能進入軌道艙)時的用藥保障,能夠滿足3名航天員1天的用藥;個人急救小藥包主要用于航天員在著陸后的疾病防治,同樣能夠滿足3名航天員1天的用藥。
第一類藥物是按計劃必定要用的藥物,主要是抗運動病藥物、睡眠干預藥物、維生素補充類和中醫藥保健類。
第二類藥物是根據國際空間站的經驗和臨床實踐高發病需要應用的藥物。對發病率高的多配,發病率低的少配。這類藥物主要包括:止痛類、抗菌消炎、抗感冒藥、消化系統用藥、心血管系統藥物、五官科藥物、外用軟膏類、止咳平喘類、興奮神經系統、抗過敏、外傷處理類、激素類、婦科用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