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閩南網訊 公安部19日部署全國公安機關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嚴密排查、嚴厲打擊“毒膠囊”犯罪。據悉,目前各地警方已抓獲嫌疑人53名,查封工業明膠和膠囊生產廠家10個,查扣涉案工業明膠230余噸。另外,在毒膠囊曝光5天后,國家食藥監局終于確認,央視曝光的9家藥企的膠囊確實存在鉻超標。
公安部掛牌督辦要求一查到底
據悉,“毒膠囊”事件曝光后,公安部第一時間部署河北、浙江、江西、山東等地公安機關介入偵查,積極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查處工作。截至目前,各地公安機關已立案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3名,查封工業明膠和膠囊生產廠家10個,現場查扣涉案工業明膠230余噸。
公安部要求各地快偵快破、一查到底,對浙江、河北、江西、山東等地在偵案件,公安部一律掛牌督辦。各地要確保辦案質量,立足于全環節查明犯罪事實,迅速查明流向,無論涉及哪些企業和個人,都要堅決一查到底,依法嚴厲打擊。針對“毒膠囊”犯罪專業性、隱蔽性強的特點,公安機關將主動配合食藥監、質檢、工商等部門對明膠、膠囊以及與之關聯的藥品、食品加工企業等重點區域、重點部位認真排查整治,對藥品、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開展線索倒查,廣泛發動群眾積極舉報,及時發現犯罪線索;凡是將工業明膠用于食品藥品加工的,一律依法查處。
公安部副部長黃明表示,“毒膠囊”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打擊“毒膠囊”犯罪活動是保衛人民群眾用藥安全和餐桌安全的迫切需要,各地公安機關將高度重視,堅決依法嚴厲打擊此類犯罪。
9藥企 23批次膠囊不合格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9日公布了藥用空心膠囊鉻超標事件的第一批抽檢結果。在第一批抽檢的33個品種42個批次中,有23個批次不合格(詳見下表)。
第一批檢驗主要針對媒體曝光的9家藥品生產企業。檢驗結果表明,長春海外制藥集團有限公司、青海省格拉丹東藥業有限公司、丹東市通遠藥業有限公司、吉林省輝南天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蜀中制藥有限公司、修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化金馬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化盛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通化頤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有的批次產品使用的膠囊鉻含量超過國家藥典限量標準。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已責成企業所在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查封上述企業膠囊劑生產場所,責令上述企業立即召回檢驗不合格批次藥品,由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監督銷毀;暫停銷售和使用其所有膠囊劑藥品,待檢驗合格后方可銷售使用;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使用鉻含量超標膠囊生產藥品的企業依法嚴厲查處。
吊銷新昌 3膠囊廠許可證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表示,經查實,浙江省新昌縣卓康膠囊有限公司、浙江省新昌縣華星膠囊廠、浙江新大中山膠囊有限公司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已責成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管局按照法定程序,吊銷上述企業的藥品生產許可證。鑒于紹興地區藥用空心膠囊生產混亂,產品危害涉及多個省份,對當地食品藥品監管工作負有責任的人員作出處理。同時,對于涉嫌犯罪的相關人員,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否認鉻超標的修正藥業被官方檢出兩款毒膠囊
在15日的報道中,修正藥業的羚羊感冒膠囊(批號:100901)被檢出鉻含量達到4.44mg/kg,超出國家標準上限2mg/kg一倍有余。
而昨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抽檢報告中,修正藥業有2款產品檢出鉻含量超標。分別是布芬膠囊(批次:100906)被檢出鉻含量達到3mg/kg,另一款產品酚咖麻敏膠囊兩個批次(111010、110114)均檢出鉻含量為4mg/kg。
此次公布的檢測結果中,通化頤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炎立消膠囊重金屬鉻含量149mg/kg,為超標最嚴重的產品,超標70多倍;該企業的降糖寧膠囊重金屬鉻含量17mg/kg,超標8倍多。上次央視送檢超標最嚴重的也是該廠該批次產品,當時送檢值為181.549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