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武夷山因中蒙俄“萬里茶道”而繁華,又因交通不便而沉寂。今天“一帶一路”的倡議,為武夷山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從旅游業到茶產業再到綠色工業,武夷山市推出“珍珠鏈”工程,把景區景點和旅游資源串成線、集成團、連成片,全方位地“亮”給世界。
一
作為國家首批生態旅游示范區,又占據多個國家級生態縣市戰略交匯點的武夷山,融入“一帶一路”倡議,選擇走綠色發展之路。武夷山市委書記林旭陽表示,好生態也是生產力。武夷山市用綠色品牌換“金字招牌”,尋求綠色生態與快速發展的雙贏。
武夷山市的傳統工業自然比不過沿海城市。“工業差是劣勢,可是對發展有機農業來說反而成了優勢。”武夷山市富翔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余章富說,有機農業對環境要求高,而未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源源不斷的干凈水源,在沒有工業污染的武夷山相當普遍,成為發展有機農業的基礎條件。
普通茶青收購價每公斤10元左右,武夷山有機茶園卻要貴上幾倍甚至幾十倍;普通茶青價格下行時,有機茶價格卻一路高升。談起自己茶企發展壯大的秘訣,余章富說:“公司生產的有機茶十分暢銷,關鍵是我們有機茶種植的標準高。”
二
武夷山市制定實施綠色工業行動計劃,出臺綠色工業惠企政策,把生物醫藥、茶葉深加工、食品加工等環保產業作為發展重點,強化引進項目環保評估程序,實行部門聯動,嚴把環保前置關口,杜絕污染項目落地。
積極推進“騰籠換鳥”做法,盤活效益差、影響環境的企業資產,重點培育一批茶葉深加工、食品加工、生物醫藥、旅游工藝等綠色、低碳、生態型工業企業。加快互聯網與工業結合,建成紫陽古城電子商務集聚區,入駐企業38家。實施結構減排、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等措施,關停了旭日紙業、南靈建材等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對于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則列入“黑名單”,以確保綠色成為武夷山發展的底色。
同時,武夷山市從做精生態農業入手,推廣應用高效、低毒、無殘留的生物農藥,推廣使用有機無機復合肥、配方肥、生物肥。另外,大力推廣農業“五新”技術,培育農業“五新”示范片50個,示范推廣面積12萬畝;推廣設施農業1000畝,測土配方施肥40萬畝,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萬鑫源農莊成為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武夷、星村、五夫獲評福建省休閑示范鄉鎮,下梅村榮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特色民居村,客溪村列為全國旅游扶貧示范村。
三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武夷山大紅袍名揚天下……”視頻里,一位皮膚黝黑的小伙子丁斌彈著吉他,用方言唱著《武夷山等你來》。歌曲點擊量累計5萬多。丁斌是武夷山市洋莊鄉的普通農民,自學的吉他,自編的曲子,自拍的視頻,借著互聯網,塑造了一位“創作型歌手”。
丁斌和一批年輕人創辦了武夷山市哨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有上百家用戶,生意越來越紅火。業余時間,他喜歡創作歌曲,幾乎是關于茶旅內容。推窗即美景,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更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生活幸福指數最高的地方之一。從家鄉的茶、家鄉的景再到家鄉的人,生態武夷給了丁斌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為他帶來了美好生活。
當然,更多的武夷山人從其他綠色產業的發展中獲益匪淺。不僅是傳統的茶業和旅游收入,綠色工業的發展也為武夷山人帶來更多的福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以“食”為媒 沙縣小吃亮相國家部委2025-04-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