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新房,“上梁”很關鍵。26日,“雙世遺”武夷山的城市建設也迎來了一個重要日子,其意義堪比老百姓蓋房“上梁”: 西起武夷山市區武夷大道環島、東至黨校路的崇安大橋首吊成功,由此拉開大橋上部結構裝修、綠化、美化的序幕。
長30米、重100多噸預制梁被“龍門吊” 緩緩吊起,平穩地置于工程車上。工程車緩緩地駛向4號至5號墩,來到橋邊時,將梁接駁于造橋機。造橋機提起預制梁,慢慢地放置于橋墩之上。隨著一連串鞭炮聲響起,歷經兩個小時,崇安大橋完成了小箱梁首吊。標志著,施工方大干一百天,實現“百日攻堅”目標,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崇安大橋是武夷山市重要民生工程,也是市區景觀工程。位于武夷山市區環島東路與崇陽溪相交處,項目規劃路線總長587.369米,其中橋梁長度170.9米,道路面寬32米,為雙向四車道,防洪標準按100年一遇設計。
建于上世紀70年代的城東大橋,多年來一直是武夷山市區的唯一橋梁,承擔著崇陽溪兩岸近五萬居民的出行、運輸重擔,歷經過多次的工程維護。
近年來,武夷山市加快建設國際旅游度假城市步伐,完善度假區、市區景觀布局,提升城市容量和接待能力,不斷拉伸城市框架,積極適應大眾旅游時代旅游市場出現的新形式、新變化。崇安大橋作為武夷山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未來的地標景觀,自去年11月進場施工以來,一直廣受當地群眾、各地游客關注。
“經過多方努力,施工隊順利進場施工已經十個月,完成投資1000余萬元,占大橋造價6000萬元的六分之一。十個月來,我們制定了嚴格的安全生產規范,并堅決貫徹執行,在趕工期與穩質量上尋求最大公約數,努力提高施工質量,延長大橋使用壽命。”項目負責人吳忠樹喜形于色地說:“大橋計劃于明年7月竣工,屆時,崇陽溪兩岸人民期盼了三十年的新橋將貫通兩岸,為武夷山旅游城市形象抹上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