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安市省新鎮海西再生資源產業園區,工程機械車來回穿梭,挖掘機鐵臂揮舞,各個項目正有序推進。
以“項目奮戰年”為抓手,全面落實“三爭”行動,破解海西再生資源產業園區、興泉鐵路南安北站、茂慶路(三期)、污水泵站、福昌北路“斷頭路”、華俊148地塊、九牧104地塊等重點項目歷史征遷難題,是省新鎮踐行主題教育的生動縮影。
“自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新鎮主動對標主題教育‘重實踐、建新功’要求,組建項目攻堅、抓城建提品質、招商引資、盤活低效用地、園區標準化建設等5個類型的黨員先鋒隊,并將攻堅成果穿透到績效考核、評優評先、干部使用,以爭先創優的精氣神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省新鎮黨委書記李文敏介紹,省新鎮完成征地200余畝,拆遷7000余平方米,群眾關注多年的鄉道007翻新修復項目以及國家級電商示范縣縣級物流中心等進入攻堅掃尾階段,南安北站綜合配套、海西汽車拆解(一期)、茂盛路一標段“白改黑”等項目竣工投用,扶茂工業園污水提升泵站、省東污水泵站、鎮域污水管網陸續開工建設。
民生所感,是主題教育的質感。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新鎮還把“辦實事、解民憂”作為主題教育成果的重要內容,聚焦教育、醫療衛生等民生短板,做好南金小學遷建、南安五中整體提升和中心小學、金光中學的硬件補齊等工作;健全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完成省新衛生院綜合樓及大門圍墻的閉環管理,以增進人民福祉來扎實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城雙擎三區四向”的發展框架之下,省新鎮還把鄉村振興融入主題教育的全過程,策劃生成48個鎮村兩級項目,全力打造泉州市鄉村振興城鄉融合型試點鄉鎮,以主題教育成果轉化賦能鄉村振興。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黨委引領、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深化校企合作,做好人才的引育用留,建設國學體驗館、鄉村記憶館,喚醒文化記憶。”李文敏表示,接下來,省新鎮還將進一步提質增效三大園區,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打造檀溪綠色IP,激發生態優勢,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用鄉村振興的實績檢驗主題教育的實效。(海絲商報記者賴香珠通訊員王俊梅尤君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