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強產業、美村居、富生活的重要舉措,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今年以來,泉州南安市英都鎮以農村“三資”整理為著力點,整合資源、積累資產、用好資金,指導村級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模式,讓村集體富起來,村民腰包鼓起來。
一年好景君需記,正是蘆柑飄香時。眼下,正是英都鎮仕林村新山蘆柑成熟采摘的季節,漫山遍野的蘆柑樹掛滿果實。摘蘆柑、烤紅薯、圍爐煮茶……周邊的游客們聞“柑”而動,在仕林村暢享收獲喜悅,感受山居生活。
通過整合山林資源,仕林村積極發展竹林經濟,開發筍干等產品,利用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的地理環境,種植紅薯,制作地瓜粉等農產品,為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添磚加瓦。
仕林村集體經濟的蓬勃發展是英都鎮村級集體經濟“蝶變”的一個縮影。在杏塘村,對杏塘山圍塘進行清理,發展水產養殖,目前已投放成品魚苗1000斤,年底預計收入1萬元;在良山村,依靠蘋果棗、柑橘等產業,建設觀光果園,增加村財收入……近年來,英都鎮各村充分整合利用各種資源發展集體經濟,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壯大集體經濟,并通過一系列舉措,從積累資產上下功夫,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在石山村,立足本村鄉賢多、力量強、有愛心的特點,石山村通過動員鄉賢出資對廢棄的幼兒園改造出租經營,每年可增加村財經營性收入近10萬元。在良山村,通過流轉的方式,良山村把鄉賢閑置的廠房通過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信息平臺進行競價出租,可增收7萬元,為增加村集體經濟積累蹚出新路徑。
此外,英都鎮還聚焦于用好資金。在良山村英溪邊,一條200多米的光伏長廊臨溪而臥,一片片灰色的光伏面板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如今,該光伏項目已穩定收入,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8萬元。
據悉,下一步,英都鎮將繼續挖掘各村資產資源潛在價值,盤活“三資”壯大村集體經濟,通過建設村集體服務項目、資源要素入股產業、成立產業發展資金等方式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道路,助力鄉村振興。(尤鵬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