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書屋里,300余冊書籍涵蓋了黨建政治、職工技能、教育人才、文學藝術等;自助便利店內,打造24小時不打烊的全天候自動共享服務站,為園區群眾日常生活提供便利;黨建影廳每月定期播放紅色電影,弘揚主旋律,進一步豐富園區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園區企業里,乒乓球桌、臺球桌、籃球機各類健身場地設施開放共享讓快樂健身融入園區群眾生活……這一幕幕是南安經濟開發區新建設的“黨建+”園區鄰里中心為園區企業職工帶來的服務。
今年初以來,南安經濟開發區以推動“黨建+”鄰里中心建設為切入點和著力點,采取“1+6+X”模式,堅持黨建引領主線,扎實推進更加便捷、更加平安、更加溫馨、更加幸福的“黨建+”園區鄰里中心建設,全力構筑服務群眾的“紅色新地標”。
近日,記者走進南安經濟開發區智能泛家居產業園“黨建+”鄰里中心,現代簡約的工業風格搭配上暖色調,給人營造出一種熱烈、明亮和溫暖的氛圍。功能分區上,服務大廳、黨建展廳、黨建影廳、招商展廳、創新書屋、健身房、自助便利店等多個功能十分齊全。
這個位于智能泛家居產業園“黨建+”園區鄰里中心,場地建設面積約850平方米,建設有一站式辦事服務窗口,包括黨員聯絡站、鄉賢回歸窗口、勞務派遣窗口、園區物業管理窗口、外貿供應鏈窗口以及政企直通車窗口等6個窗口,實現“辦事不出園區”,提升服務質量,打造工業園區鄰里中心“新樣板”。
自9月投入使用以來,智能泛家居產業園“黨建+”鄰里中心始終秉承“服務企業、服務職工”理念,多措并舉,整合資源,凝聚力量,著力打造形成開放、集約、共享的15分鐘生產、生活服務圈,覆蓋近100家企業、黨支部14個,職工近萬人,周邊單位近10家。
除了盤活資源,南安經濟開發區還整合功能,微改造機械光伏產業園“黨建+”園區鄰里中心。機械光伏產業園“黨建+”園區鄰里中心,場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聯合市委組織部、屬地鄉鎮整合原有人才之家、黨群服務中心、青少年宮、眾創空間等資源,拓展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鄰里中心服務效能。
此外,南安經濟開發區還結合園區標準化建設,在數字化衛浴產業園建設“兩體兩中心”(產業綜合體、創新綜合體、黨建鄰里中心、服務中心),用于對內服務入園企業,對外服務產業生態走廊(茂盛路)沿線6個小微產業園、1個衛浴龍頭企業九牧集團及周邊中小微企業,實現“辦事不出園區”,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營商環境。(記者 黃睿超 通訊員 鄭妮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港首次出口新能源汽車組件2025-05-0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