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30日訊 在“客服”的指引下,有多年網購經驗的南安豐州黃小姐,前晚還是將5760元的存款送給了騙子……事件的起因是黃小姐因購物失敗,“客服”上門退款……本月至今,南安美林、梅山、豐州都有人因“網”被騙,而這些案件中,“客服”多已掌握了受害者的個人信息,因而取得信任。
昨日,南安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嚴重罪案偵查隊民警表示:實現詐騙手段多樣,該類犯罪中,騙子通過不同非法手段獲取了受害者的網購信息進而實施詐騙,目的是索取銀行卡號、密碼和驗證碼。所以只要讓人走進ATM機或者銀行,或者要求提供驗證信息的,都要提高警惕,避免上當。
“客服退款”將信將疑 一“驗證”信息她全信了
前天上午,黃小姐在一個名為“楚楚街”的購物平臺上,看中了一件滿意的衣服,隨后下單購買。
前晚20時許,一個自稱“楚楚街”的客服人員打來電話,稱平臺系統故障,導致黃小姐購買的衣服未能成交,需要退款。為了驗證自己的“真實性”,客服人員還詳細介紹購物的品牌、型號及價格,黃小姐特意與自己的網購信息比對,一字不差,她便沒有再懷疑對方的身份。
隨后,這位“客服人員”提供一個QQ號給黃小姐,要求添加好友,對方QQ昵稱顯示“楚楚街客服”。“客服”隨后發來一張二維碼圖片,催促黃小姐盡快用微信掃碼完成退款。來不及多想,黃小姐便按對方的要求操作,但第一次操作卻宣告“失敗”,“客服”又發來一個二維碼,回復因之前操作太慢,退款不成功要重新操作,黃小姐再次操作。不料,對方仍舊回復因操作慢了,需要重新操作。
這時,黃小姐的丈夫發現一掃碼支付,手機便有銀行賬戶扣款短信,夫妻二人立馬意識到上當了。黃小姐當即詢問為何被扣款,對方立即掛斷電話,QQ好友隨即被刪。再撥電話已無法接通,便立即到豐州派出所報警。經查詢得知,黃小姐分兩次合計被騙5760元。
個人信息為何會泄露? 這些渠道要留心
黃小姐稱因對方清晰講出自己的信息,所以才會深信不疑。而利用這種方式進行詐騙的新聞已屢見不鮮。
個人信息為何泄露?
南安刑偵經辦該類案件的民警指出:騙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得受害人網上購物信息,并通過電話與受害人聯系,謊稱購物訂單異常,需要重新支付或者退款,并發送一個含有木馬病毒的鏈接,誘騙受害人訪問該鏈接,成功套取受害人銀行卡卡號、密碼信息,并要求受害人提供手機驗證碼,從而將受害人賬戶內的存款消費掉。
南安刑偵嚴重罪案偵察隊張隊長說,不管騙子選擇何種方式,核心就是要求受害人去ATM機或柜臺上操作,或者套取受害人網絡支付權限。所以凡是有上述情況出現,可第一時間判定為騙局。
可受害者的信息是如何落入騙子之手?人民網本月28日消息,北京、天津、上海等29省市消協(消委會、消保委)以及中國消費者報社共30家消費維權單位聯合發布了《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保護狀況調查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秷蟾妗分赋?,在個人信息泄露渠道的調查中,網站如電商平臺、搜索引擎、門戶網站;手機、智能手表、運動手環等個人信息終端上的APP;汽車行業,如4S店和電信服務商;類似電子郵箱、微信、QQ類的通訊軟件;房地產行業,如開發商、租房中介。此外,還有快遞、銀行及保險業等。針對調查結果,30家消費維權單位倡議,為保護個人信息,應完善相關法規,加大懲處力度,簡化訴訟程序以及強化企業自律和消費者自覺。
規避網絡泄密 教你幾招穿好“鐵布衫”
一位開網店多年的朋友介紹,開店期間,經常有一些“買家”會主動聯系,希望以一定的價格購買每天瀏覽店鋪的客戶信息,逐條收費。很多網店店主認為可以獲得額外收入,便經不住誘惑。據了解,除了這類人為泄露外,在網上還有諸如黑客獵取等方式,但較為常見的仍為注冊信息的泄露。
如何在現實生活中,繞開那些不知不覺的侵權,更好地規避網絡“泄密”,網友們總結了幾個比較實用的“招數”。
信息泄露“真空區”
1 快遞 快遞上常常附有真實的姓名、電話、家庭住址或單位地址等,在日常生活中,快遞單不要隨意丟棄,最好涂抹掉上面的個人信息;
2 網絡注冊 在各類網購和虛擬賬戶上,如網購時需注冊填寫一些資料,建議不要在網絡上填寫真實信息,但可以編寫一些固定資料在網上使用,減少自己真實身份的曝光度;
3 網上簡歷 這些簡歷很有可能被低價轉手,所以在填寫簡歷時不必過于詳細地填寫具體信息,如家庭地址、身份證號碼等;
4 購買單據 在購房買車或者購票、刷卡購物時,那些單據上也有姓名、身份證及銀行卡等信息,這些單據的丟失也可能造成信息泄露;
5 網絡聊天 建議可以使用昵稱進行溝通,但如果隨意直呼其名也可能無意中泄露個人信息。(海都記者 史國亮 通訊員 陳競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