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取景地拍攝地攻略 去過國家城市地方景點介紹
克里斯托弗·諾蘭帶著他的《信條》重歸大銀幕,橫掃全球票房。就像他的其他電影——《竊聽風云》《星際穿越》《黑暗騎士》三部曲和《敦刻爾克》一樣,《信條》也是輾轉了全世界不同地區拍攝。剛開拍時,諾蘭便對媒體透露過,劇組將要前往七個國家取景。
現在塵埃落定,在用劇情燒觀眾腦的同時,《信條》也為他們帶去了世界各地或瑰麗、或風情、或壯闊的不同景色。
愛沙尼亞 塔林
影片中發生在基輔烏克蘭國家歌劇院的開場戲實際上是在愛沙尼亞塔林的一座蘇聯時期的劇場拍攝的。這座劇場坐落在塔林港附近,就在塔林中世紀城墻之外,名為林納廳,是為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而建。當時,愛沙尼亞還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由于莫斯科地處內陸,帆船賽的場地便被設在了緊靠波羅的海的首都塔林。而林納廳便是和帆船比賽的主場館——皮里塔游艇中心一起建造的,當時它名叫“維·伊·列寧文化體育宮”。
愛沙尼亞國家遺產委員會的主席Siim Raie曾評價說,林納廳是“20世紀現代主義建筑的優秀范例”。
2010年,林納廳關閉,幾年間,它的外墻上便布滿了涂鴉,當地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翻修計劃,但因故推遲。2019年,《信條》攝制組挑中此地,為拍攝而重建并修復了林納廳的大部分結構。
除了開場鏡頭,還有一段影片中的重磅鏡頭在塔林拍攝,那就是那段讓人血脈僨張的追車戲。這段戲在塔林的Pärnu高速公路和Laagna路上拍攝,整個拍攝過程耗時三周,為此兩段長達八公里的公路也被臨時封閉。
Laagna路連接著塔林市中心和Lasnamägi區,后者建造于1970-1980年代,帶有典型的蘇聯建筑風格,也因此為影片增添了不少氣氛。
雖然電影在奧斯陸歌劇院取了景,但片中虛構的“奧斯陸自由港”的鏡頭,也是在塔林取景拍攝的。真實世界中,它名叫Kumu,是愛沙尼亞藝術博物館的總部所在地,也做當代藝術博物館之用,于2006年建成。它由芬蘭建筑師Pekka Vapaavuori設計,氣質寧靜莊嚴,坐落在彼得大帝送給妻子凱瑟琳一世的Kadriorg公園中。在片中,你可以看見尼爾和主角在博物館中庭中走動。
意大利 阿瑪菲海岸
諾蘭在一艘游艇上拍下了影片中阿瑪菲海岸如詩如畫的風光。用于拍攝的游艇是長73米的豪華游艇Planet Nine,擁有六層甲板、按摩浴缸和自己的直升機停機坪。
阿瑪菲海岸長達50公里的海岸線承載了游客對浪漫意大利的所有想象,這段沿著山崖的崎嶇海岸線上點綴著一個個風景如畫的小鎮,也是歐洲最壯觀的海岸線之一。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波西塔諾應該是阿瑪菲海岸上最著名的小鎮,網上很多介紹阿瑪菲海岸的照片都拍攝于此,電影《托斯卡納的艷陽下》也在此取景拍攝。它標志性的景觀便是矗立在山路兩旁的色彩繽紛的建筑,垂直于海平面,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效果。整個小鎮被一座懸崖一分為二,鎮上的布道多是窄巷和階梯,非常有特色,也很適合散步。
同名小鎮阿瑪菲則是海岸線上的中心點,充滿悠閑的生活氣息,建于11世紀的阿瑪菲大教堂是這里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你也可以在《信條》中瞥見它的身影。
拉維羅小鎮坐落在海拔350米高的山崖上,辛波乃別墅( Villa Cimbrone)擁有俯瞰小鎮和地中海的無敵海景陽臺,吸引了劇組在此取景。 而晚餐場景則在小鎮上的豪華酒店貝爾蒙德酒店(Belmond Hotel)的卡魯索餐廳拍攝。這間以著名意大利男高音卡魯索命名的鎮上最貴餐廳同樣擁有讓人挪不開眼的美景。
這里還有被譽為“地中海上的明珠”的卡普里島,一百多年來,它都是皇室、藝術家和富人最鐘愛的度假勝地之一。島上西北角的藍洞是一處海蝕洞,也是島上最著名的觀光勝地之一。在藍洞內發現了波塞冬和特里同的雕像,這里在古代可能是羅馬帝國皇帝的個人泳池和入浴場所。
丹麥 Nysted風電場
如夢似幻的風力發電機的場景是在丹麥近海的Nysted風電場拍攝的。它建在丹麥洛蘭島附近的海上沙洲上,于2003年建成,共有72臺渦輪機,排列成網格狀。直到2007年,Nysted風電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同類風電場。
印度 孟買
在印度的一些場景取景于孟買的蒙德加咖啡館(Cafe Mondegar)。蒙德加咖啡館是孟買的一處著名地標,也有許多游客慕名而往。它建于1932年,最初是由在印度的伊朗拜火教徒開設的一處伊朗風格咖啡館,后來,咖啡館所在建筑成了酒店,咖啡館也就成了酒店的大堂咖啡吧。它也是1950年代孟買第一個引進自動點唱機的地方。
1990年代中期,蒙德加咖啡館重新裝修,由印度著名的卡通畫家馬里奧·米蘭達(Mario Miranda)為其創作了墻上和天花板上的壁畫,一幅壁畫的主題是:孟買生活,另一幅壁畫的主題則是“咖啡館的氣氛”。這兩處壁畫也是如今這座咖啡館最具吸引力的所在。
諾蘭在孟買的地標印度門附近也拍攝了幾組鏡頭。據當地媒體報道,在拍攝期間,劇組還協助營救了一名企圖從泰姬陵酒店跳水自殺的男子。
據報道稱一名目擊者說,“救生員無法抓住該男子,但他們利用《信條》的場景設計時留下的繩索,他們能夠利用繩索綁住該男子,并將其救起。一位劇組工作人員也參加了救援,并跟去了醫院,確保該男子最終獲救。”
英國 倫敦
主角遇到邁克爾·凱恩的場景拍攝于倫敦的“改良俱樂部”(Reform Club)。這座位于倫敦蓓爾美爾的紳士俱樂部是電影觀眾們耳熟能詳的老朋友了,兩部邦德電影《量子危機》和《擇日再死》,以及《帕丁頓熊》,還有《大偵探福爾摩斯》等片都曾在此取景,熟悉的大廳以及科林斯式的立柱幾乎可以讓人一眼認出。
由于倫敦的紳士俱樂部具有私人性質,沒有會員引薦無法入內,再加上其復古的氛圍,它向來是西方電影尤其是間諜片偏愛的取景地,諾蘭也不例外。不過可惜的是,正因為其私人性質,普通游客難以一窺它的真容。
Kat遇到兒子Max的“加農大廳學校”(Cannon Hall School)在真實生活中并不是一座學校,但它確實叫“加農大廳”。它位于倫敦北部的郊區漢普斯特德(Hampstead)。這里也是倫敦著名的富人住宅區,山丘起伏,綠樹成蔭,遍布喬治時期的建筑,街區中藏著不少精品店和高檔餐廳。
這座屋子本身也有歷史,它是一座建于1720年的古老建筑,曾是演員/經紀人杰拉爾德·杜莫里埃(Gerald du Maurier)的家(他的女兒便是寫作了《麗貝卡》《牙買加客棧》《群鳥》等暢銷驚悚作品的達芙妮·杜莫里埃),并在1965年奧托·普雷明格(Otto Preminger)的被低估的黑色喜劇驚悚片《兔子湖失蹤》(Bunny Lake Is Missing)中作為基爾·杜爾萊亞的家出現在銀幕上。
美國 南加利福尼亞州
《信條》的制片方覺得,在機庫里撞毀一架波音747飛機的最好方法是——買一架真的747飛機,然后真的毀掉它,而不是以CGI效果代替。多方考察之后,攝制組選中南加州維克托維爾的貨運機場。
這里有一處廢棄停機坪,可以容納500架退役飛機。此前,《十一羅漢》、《綠巨人》、《速度與激情》也都曾在此取景。(澎湃新聞記者 錢成熙)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