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晚,第2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大獎頒獎禮在京舉行。由陳可辛、許月珍監制,曾國祥執導,周冬雨、馬思純、李程彬主演的電影《七月與安生》再下一城。影片編劇林詠琛、李媛、許依萌、吳楠榮獲大影節最佳編劇獎。
電影《七月與安生》改編自華語青春文學鼻祖慶山(安妮寶貝)的同名成名小說,講述了 “安生”和“七月”這兩個女生羈絆十幾年的成長故事。
影片于去年9月14日公映。從試映到上映,《七月與安生》一次又一次成功征服觀眾,獲贊“超出預期”、“年度驚喜”、“2016年最懂女生的電影”等等,口碑爆棚,受到業內業外交口稱贊,更為譽為“IP改編楷模之一”。其實,最初困惑于如何打通從小說到電影的完美出口,劇本幾易其稿,困難重重。多虧編劇之一的林詠琛的一句提議:“在電影開始就直接引入《七月與安生》這本小說,但是不交待小說的作者。”正是在此基礎上,《七月與安生》很快組建起編劇團隊。
26日晚的大影節頒獎禮,《七月與安生》與《我不是潘金蓮》、《羅曼蒂克消亡史》等優秀的國產影片同臺角逐,并最終征服大學生們,摘得最佳編劇獎。評委會在頒獎辭中盛贊《七月與安生》在編劇上的出色表現:“好的故事是編劇磨成了一根針,扎進觀眾心里。這部改編超越原著的青春電影,故事結構嚴謹,節奏準確,雙生花故事設定,呈現出情感人物內核的向心力和離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