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民介紹,《彝海結盟》未開拍,他就帶著劇組主創先走了長征路。一路上對紅軍行軍的過程有了非常直觀的感受。王偉民說:“我們在崎嶇的沙石路上顛簸了七八個小時才來到皎平渡,可以想象當年紅軍長征之艱難。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到歷史。經過這次重走長征路,我可以想象,當年紅軍長征之艱難。若不是靠信仰,是無法完成這一壯舉的。”王偉民發現,之后再到涼山拍戲,演員在實景中能克服困難迅速入戲。“因為他們走過這段路,知道扮演的角色曾經靠著信仰,完成了這一壯舉。”
從金沙江到大渡河,他們把四川涼山走了個遍,盡管一路崎嶇,但這讓創作者更直觀地感受到紅軍長征的艱辛與苦難,無疑是非常寶貴的財富。王偉民透露,許多大戲在涼山實景拍攝,拍攝地都是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雖然是6月,但高海拔地區溫度比較低,一場雨戲拍下來,演員們都凍得不行,但他們都咬牙堅持過來了,沒有一句抱怨。”
王偉民是一個有情懷的導演,他說如今的紅色題材,勇于觸碰“信仰”命題,正是劇中人物對信仰的選擇和堅守觸動了當代觀眾的神經。編劇兼導演姜偉也坦言:“整部戲是一個堅定信仰的過程。這些只有在過去老電影中才傳遞的情感,現在的觀眾會不會覺得假?我思考了很久。最后我覺得不會,因為每個人都是需要信仰的。”從《東方戰場》到《海棠依舊》再到《怒江之戰》……中國影視劇可謂一路“飄紅”。作品中對信仰的堅守、對英雄主義的細膩演繹以及開放的創作理念等,都讓“紅色題材”走出了一條叫好又叫座的新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