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青出于藍”的例子也是有的。葛優、陳佩斯、滕華濤這樣給父輩爭光的名角們,本身就是正面案例。其實他們最開始入行的時候沒受到父輩的格外“關照”,演技或導演水平也是靠自己的努力而非單純靠父親的指點日積月累地練就的。甚至,他們一直都在努力擺脫父輩的影響和光環之下的壓力。例如,和父親葛存壯演反派不同,在多年的摸索中,葛優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喜劇風格,成為觀眾最熟悉的男星之一,就連葛存壯也曾驕傲地說:“葛優是我的代表作。”這證明天賦和努力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缺一不可,在電影圈同樣適用。
擁有好資源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有人愿意給你鋪路也不是壞事,沒必要急于撇清。事實證明,比“拼爹”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打好手里的“牌”,找到屬于自己的方向,讓自己站穩腳跟。你可能巧妙地借力,配合自身的勤奮,讓天生的光環成為事業的附加值,也可能因為恃寵而驕,把自己手里原本的一副好牌白白浪費掉。還是那句老話,一切事在人為。(記者 劉長欣 原標題:那些電影圈里的“繼承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