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法律知識,培養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
學法辨是非,知法明榮辱,用法止紛爭……
2011年以來,新羅區不斷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整合資源,多措并舉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工作,為該區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法治宣傳覆蓋面不斷拓寬
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該區在區、鎮(街)兩級法律服務中心設立律師、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咨詢點,實現法律服務中心律師輪流坐班,開通“12348”法律服務熱線。五年來,全區共受理各類援助案件2108件,接待來電來訪咨詢近萬人次,為受援人挽回經濟損失5000余萬元。在普法工作中,該區建立了村民法治學校、“法治宣傳示范戶”、村(居)公共法律服務工作點、村級法律援助工作聯系點以及法治文化長廊、文化公園等一批基層普法陣地,法律服務點律師全部掛牌開展工作,方便群眾電話咨詢;在全區337個村(居)設立普法宣傳欄,定期更換宣傳內容,提高群眾關注度,有效解決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
宣傳平臺滲透力不斷增強
加強“三個一”普法陣地建設,是該區開展普法工作的又一大抓手。該區依托基層司法所,各鎮(街)建立一個法治輔導站,依托村農民書屋,各村設立一個法律圖書角,依托便民服務箱,在有條件的村(居)設立一個法律服務箱,推動全區法治宣傳進一步實現普遍化、常態化和親民化。目前,新羅區共有2個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9個省級示范村(社區)、20個市級示范村(社區),22個區級示范村(社區)。2015年,該區還成立由公、檢、法、司等部門組織的村級組織換屆選舉資格審查小組,嚴格對村干部競選人任職資格進行聯審,舉辦了村干部候選人資格考試,并組織相關部門深入基層開展巡回法治講座,增強村干部法治意識,確保了村級組織
換屆選舉工作順利開展。普法教育吸引力不斷提高
“點題普法,點名說法,點滴學法”,該區在開展普法宣傳活動中,不斷創新載體,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化解矛盾糾紛中突出問題、信訪集中問題等方面,根據普法對象,開展“訂單式”普法。該區從公安、檢察院、法院、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以及全區各行政執法部門業務骨干組成法治宣講團,合力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五年來,該區共舉辦了300多場“點名普法”宣講;部分鎮(街)成立法治文藝宣傳隊伍,利用重大節慶活動、聯歡會表演普法節目60余場次。在鐵山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基地設有公安、交通、消防、安全等23個展廳,該基地被授予“青少年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五年來,全區已有18萬多人次學生在該基地接受法治教育。
法治輿論引導力不斷加強在開展普法教育工作中,新羅區充分利用各種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全面推進普法宣傳教育。該區在全市率先設立“普法網校”和設立公職人員網上學法考試系統;新羅TV通過《平安新羅》欄目開展警示案例、警情通報、以案釋法;區工商局設立了OA系統網上學習平臺;區委政法委、新羅公安分局等單位先后設立了微信宣傳平臺,發布法律知識和案例,開展法律知識微信有獎競賽等;利用城區、鎮(街)和各村(居)的LED顯示屏播放普法公益廣告和法治宣傳標語,宣傳法律知識,確保法治宣傳教育取得實效。
法治活動影響力不斷深化
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全面推進法治建設進程。該區不斷鞏固機關、單位、企業、學校、鄉村、社區普法陣地作用,利用“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12.4”憲法宣傳日等重要時間節點,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律六進”活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寬普法陣地,開展“法律進工地”、“法律進公園”、“法律進醫院”活動,提高各領域、各行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