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瀲滟,煙波浩渺,綠樹紅花,水榭亭臺,偌大的公園里,滿眼是景,處處是情,這是龍巖中心城區中龍津湖公園里的景色。隨著國慶日益臨近,這個備受龍巖市民關注的綜合性公園已逐漸揭開面紗,將美麗芳容呈現在廣大市民眼前。
今年,龍巖繼續實施60個“重中之重”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項目之一的龍津湖公園建設進展順利,將于國慶期間部分對外試開放,這是全市“重中之重”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的一個縮影。今年8月,隨著龍巖市啟動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大督查大落實”工作,項目落地攻堅戰役得到進一步深化,60個“重中之重”項目再次迎來推進加速度。
“要通過‘大督查大落實’推動廣大干部把實績寫在大地上,把項目落在坐標上。”龍巖市委書記許維澤說。
城建項目,持續發力惠民生
今年,龍巖市繼續打好項目落地攻堅戰役,圍繞培育形成有色金屬、機械裝備、文旅康養3個千億級支柱產業、打造“三城一基地”,強化產業興市,推動發展動力變革。
發展,項目是根本。“重中之重”項目,則可以說是項目工作的壓艙石和定盤星。今年,60個投資體量大、輻射帶動強、經濟社會效益明顯的項目被確定為今年的“重中之重”項目,包括30個產業項目、15個基礎項目、15個城建項目,總投資1347億元,今年計劃投資205億元。
這些項目,或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發展潛力大,或關乎交通體系、城市路網暢通的提升,或關乎民生基礎設施的完善,城市承載力的提升。
作為15個城建項目之一的龍津湖公園項目,一直備受龍巖市民的關注。龍津湖公園位于龍巖大道和龍騰路之間,南鄰金雞路、北臨紅坊溪,規劃用地652.5畝,其中水域面積235畝(人工湖面積175畝),總投資5億元。公園將建設寬6米、長約4公里的一級閉合園路,一個設有稻田農舍區的科普教育點。園內主要分為龍津湖沿湖景觀、市民休閑公園、文化旅游主題公園三個區域,市民花一個半小時就能繞湖一周,體驗各具特色的公共活動空間。
“可以站在橋上看風景”是龍津湖的一大亮點。據悉,公園通過對東肖溪、紅坊溪沿岸景觀的提升改造、與人工湖水處理設施的整體聯通,結合河流防洪排澇水利建設,合理布置環形慢行系統、棧道、觀景平臺、休閑廣場。屆時,園中將建設10座橋,市民們在橋上就能欣賞到園內各種美景。
龍津湖公園建成后,將成為龍巖中心城市的一個新地標。而早在4月,同為15個“重中之重”城建項目之一的東山濕地公園已對外開放,深受東山板塊居民們的歡迎。“閑暇時有了放松游玩的好去處,就在家門口,環境還好,現在每天飯后都要帶孩子去公園里散散步。”吃完晚飯,家住東山板塊的市民高燕又帶著孩子上公園了。
東山濕地公園的建成,蓮東板塊的市民們同樣能享受到福利,公園與小溪河兩岸的木棧道連接在了一起。如今,每逢周末或晚上,木棧道和東山濕地公園便十分熱鬧,附近的市民們到此散心放松,十分愜意。
與此同時,龍巖大道高架橋、龍巖火車站北站房綜合樞紐項目、三橋一路改造提升工程、龍巖高速公路東環線等一系列涉及民生福祉和提升城市承載力的城建項目都在穩步推進。
產業項目,推動發展新突破
投資規模大、產業優勢明顯、帶動能力強、發展潛力大,是今年龍巖30個“重中之重”產業項目的特點,總投資478.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1.5億元。
在中國龍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工”)廠房內,年產3000臺履帶式挖掘機項目正在緊張生產中。2017年,工程機械行業復蘇態勢強勁,龍工在行業市場上呈現出產銷兩旺的喜人局面。去年,龍工將投資15億元的挖掘機年產8000臺套“四輪一帶”項目放在龍巖實施。此外,3000臺(套)挖掘機產能回歸項目則被列入今年龍巖30個“重中之重”產業項目。
“今年1月開始投產,現在月產已達400多臺,近期目標是將產量提升到500臺。”龍工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賴小平告訴記者,不僅該項目進度遠超計劃,“四輪一帶”項目也實現大幅超產,提高到了年產1.2萬臺。如今,龍工生產車間內生產如火如荼,映射出企業的勃勃生機,項目為龍頭企業發展提供了源源動力。
與此同時,一些項目也為龍巖的產業或行業提供了新方向,進入新階段。
8月18日,中農批(龍巖)交易城舉行了蔬菜、水產交易區開幕慶典,意味著龍巖農產品批發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中農批(龍巖)交易城項目全部運營后預計全年交易量可達200萬噸,交易額可達100億元,直接提供就業崗位1萬個,間接提供就業崗位5萬個,可填補龍巖市綜合性批發市場的空白,打造龍巖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品類最全的農副產品批發大市場。目前,南區項目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將接納超過3000組經營戶進駐經營。
在長汀,隨著醫療產業園的建成投用,長汀醫療產業發展硬件日趨完善,為產業加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目前,長汀醫療企業產業園騰飛園區內,共有生產康復、醫用耗材、體外診斷系列、數字超聲系列等16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以及22家銷售企業陸續入駐。同時,工業園區醫療器械產業園也正在緊張建設中。“工業新區建成后可容納100多家企業,年產值可達80億元以上。”長汀縣醫療器械產業辦常務副主任王開禮說。
此外,龍巖一中分校、龍巖技師學院第二校區、龍巖機場建設項目、龍巖紅炭山健康養老基地等15個基礎項目也進展順利。
督查落實,項目落在坐標上
目標既定,落實是關鍵。隨著“重中之重”項目的持續實施,在推進項目實施過程中,龍巖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重要抓手,不斷推出相關政策措施,促進項目穩步推進。
龍巖市成立重大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分別掛帥組長、第一副組長,市人大、市政協班子也分別掛鉤“重中之重”項目,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步伐。此外,“一月一協調、一季一督查”掛鉤協調機制、正向激勵機制、獎勵和問責辦法等相關措施機制先后建立,并日益成熟。
今年6月,龍巖市政府出臺印發了金融支持工業企業加快發展十二條措施,從深化投融資改革創新、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強化融資擔保服務、強化涉農金融服務等四大方面,助推產業興市戰略和“雙培育”行動計劃深入實施。
更有力的措施源源不斷。新羅集中簽約7個項目,總投資21.58億元;武平14個項目集中簽約開竣工,總投資30.96億元;永定集中開竣工13個項目……從9月17日開始,龍巖各地密集舉行項目簽約或開竣工儀式,從原來的每季度一次,到如今的每月一次,這是龍巖全面啟動“大督查大落實”工作后的新變化。
8月10日,為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龍巖市啟動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大督查大落實”工作。以大督查推動大落實,深化項目落地攻堅,推動“五個一批”項目、“七大領域”會戰、“重中之重”項目及投資工程包建設的目標任務被明確。
“大督查大落實”工作提出了聚焦重點項目,盯緊盯牢重大項目,圍繞項目問題和責任,開展靶向督查、精準督查的要求。新要求下,“一月一例會、一月一通報、一月一協調、一月一活動”的工作措施隨即建立。各縣(市、區)通過項目比拼,把一個個項目落到坐標上,以此實現督查促項目、項目促發展、發展促趕超。同時。龍巖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項目、“雙培育”、招商、融資、征遷5個專項工作組,組織力量進行攻堅,推進項目落地落實。
“大督查大落實”為事關龍巖發展大局的“重中之重”項目提速添油助力。今年1—8月,全市60個“重中之重”項目完成投資137.5億元,占計劃67.1%;實現開工項目15個,占計劃83.3%;實現建成項目3個,占計劃23.1%。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