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入地”的郵政交通節點一景
二、補牢民生短板 推進基礎設施提升常態化
(一)抓好暢通工程建設管理
進一步加大城市路網建設力度,制定完善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優化城市路網功能及路網結構,優化公共交通組織,在有條件的道路規劃建設自行車道,加大停車場建設力度,開展停車設施被挪用、占用問題專項整治,力爭2018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中心城區范圍內違規停車場清理工作。
(二)抓好公園綠地建設管理
大力實施中心城市園林綠化提升工程,推進城市園林、城市綠道、道路綠化以及河灘綠地綠化等提升工程建設。加快推進社區公園和小區、單位庭院綠化建設,努力打造城市綠化亮點。
(三)抓好農貿市場建設管理
由新羅區負責,對中心城區農貿市場實施人、財、物統一管理。加快中心城區農貿市場建設步伐,改造提升現有農貿市場,盡快完成東城片區臨時蔬菜肉類疏導點建設,形成“一站式購買”市場。同時,建立完善農貿市場管理制度,制定《城市農貿市場管理辦法》,著力解決農貿市場經營亂象。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市屬農貿市場產權劃轉工作。同時,加大農貿市場改變用途問題整治,2018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中心城區農貿市場改變規劃用途問題整治工作。
(四)抓好臨時夜市疏導點建設管理
堅持疏堵結合,加快東城夜市大排檔疏導點等夜市疏導點建設,并在中心城區再布局一批便于拆除又具有特色的臨時夜市疏導點。制定《中心城區臨時夜市疏導區劃定及管理辦法》,在不擾民、不破壞環境、不影響交通秩序的空閑區域,劃定臨時夜市疏導區。臨時夜市疏導區原則上不建設固定建筑,實行定時經營。制定《龍巖中心城區便民臨時攤點管理辦法》,加快推行便民服務攤車。
(五)加快教育衛生事業發展
認真落實市政府《關于加強基礎教育工作十條措施》,通過建立以教績為導向的職稱評聘管、教師教績考核激勵、教師“縣管校聘”等機制,著力解決基礎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在中心城區大力實施基礎教育學校擴容工程、名校帶動工程,實行教育資源布點與土地收儲開發相融合,推行教育項目建設代建制。加大高水平醫院和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創建力度,加大兒科、產科、老年病科投入力度,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辦醫,大力推進中心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
三、全覆蓋監管 推進政府部門管理常態化
(一)全面實施城市網格化管理
制定《龍巖中心城區網格化管理方案》,由市住建局負責,建立健全市政基礎設施(含道路、路燈、窨井蓋、消火栓等)維護、衛生保潔、園林綠化養護等網格化管理機制;由市執法局負責,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執法巡查網格化管理機制;由市區綜治辦負責,建立平安建設網格化管理機制;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負責,建立健全交通秩序維護網格化管理機制;由市環保局負責,建立健全環保巡查執法網格化管理機制;由水發集團負責,建立健全城區供水、污水設施巡查維護網格化管理機制。
(二)強化交通秩序管理
●完善智能交通指揮平臺,圍繞實現交通流采集、交通集成指揮調度管理、信息服務等三大功能,增強城市交通指揮能力。
●完善交通秩序管理機制,制定《交通秩序勤務管理辦法》,強化路面一線執法。制定《進一步加強城市摩托車及電動車管理辦法》,保持摩托車、電動車各類顯見性交通違法行為常態嚴管重罰,穩步推進2019年淘汰超標助力車工作。加強機動車靜態交通秩序管理,制定《道路停車管理實施細則》。鼓勵司機文明出行,探索將保險費用同車輛交通違章記錄掛鉤,對當年度沒有違章記錄的車輛,在次年車輛商業保險費用上可給予適當優惠。加大對行人過街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治理工作。強化共享單車管理,規范共享單車使用。
(三)提升城市環境管理
●整治水污染。大力推廣小溪河水污染治理模式,以“屬地管理、區直主管、市區同責、責任捆綁”為原則,扎實深入開展中心城市內河流域水環境污染治理。開展污水管網深度排查改造,制定《供排水一體化管理辦法》,確保污水納入城市污水管網統一處理。推進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和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建設,加快城市黑臭水體整治。
●整治大氣污染。優化制定《中心城區大氣污染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制定《餐飲行業油煙污染治理技術標準》,全面開展城區餐飲行業油煙污染專項整治,強化臭氧污染治理工作。
●整治噪音污染。制定《城市防治環境噪聲污染管理辦法》,加大建筑施工噪聲、企業生產噪聲、交通噪聲、娛樂噪聲等環境噪聲執法處罰力度,組織職能部門開展聯合專項執法,有效遏制噪聲擾民問題。
●整治渣土污染。加強對各類建筑工地現場文明施工的監督管理,制定《建筑渣土清運管理辦法》,強化建筑渣土運輸管理。加快推進建筑垃圾消納場建設,爭取近年內盡快在中心城區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各建設一處建筑垃圾消納場。
●整治戶外招牌廣告視覺污染。在中心城區范圍內全面開展戶外廣告招牌綜合改造整治,到2020年前,全面完成舊城區沿街外立面提升改造。實施中心城區公益性戶外廣告統一管理。
(四)加強住宅小區管理
由新羅區負責,推進住宅小區常態長效管理。加快無物業小區治理,分期分批解決中心城區無物業小區管理問題。由市住建局牽頭,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國有資產管理中心、市屬無物業小區產權單位配合,于2018年7月底前,完成市屬企事業機關單位無物業小區業主委員會組建和物業企業進駐工作,并移交新羅區統一管理;由新羅區牽頭,于2018年7月底前,完成區屬企事業機關單位無物業小區業主委員會組建和物業企業進駐工作;2018年底前,全面完成中心城區其他無物業小區業主委員會組建和物業企業進駐工作。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支持中心城區無物業小區治理工作。
(五)全面推行城市信息化管理
修訂完善《龍巖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手冊》,建立涉及市容市貌、“兩違”綜合治理、環境衛生、市政維護、園林綠化等為一體的城市管理綜合平臺;制定《龍巖中心城區數字化城市管理考評辦法》,對各街道和有關部門進行考核,考評結果同各單位文明單位評選、干部年終績效考核和綜治平安考核成績直接掛鉤。設立“e龍巖”兩微一端,推進政民互動,對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市民投訴實行統一受理、統一派單處置、統一考核、統一跟蹤反饋,并對屬實的投訴給予一定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