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阿里巴巴已經在影視版權、電影制作、在線售票、數字音樂、數字出版、手機終端和OTT全面卡位。未來的阿里巴巴平臺,不僅提供各種物質商品,還要提供娛樂體育等內容產品。
蔡崇信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第二號人物,被稱為馬云背后的男人。作為董事局副主席,他一直專注于海外投融資和并購的事宜,鮮在國內露面。
日前,蔡崇信與美國Pac-12主席Larry Scott共同宣布,雙方達成兩年獨家戰略合作,涉及賽事直播、票務以及相關衍生產品。前一天,阿里巴巴成立了獨立的體育集團。蔡崇信首次為具體業務站臺,足以說明其對這項業務的重視。
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蔡崇信透露,阿里體育的主要方向是開發和制作優質的體育內容,并透過合作伙伴在移動端、家庭電視、阿里云系統等多個OTT渠道去分發。“我們認為,只要有優質的內容就可以吸引用戶,體育賽事本質上與音樂、電影沒有差別。”
新成立的阿里體育集團由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新浪和云鋒基金共同出資。原SMG副總裁張大鐘出任阿里體育CEO,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將擔任阿里體育董事長。這是阿里巴巴在電商業務之外的又一個布局,此前阿里巴巴已經在健康、電影、音樂等領域紛紛落子。
在蔡崇信看來,未來電子兩個字將不再存在,阿里巴巴會變成一家商務公司。“我們會更多和一些線下實體店的零售進行合作,你們也看到我們與蘇寧有了戰略合作,主要提供線上線下的生活服務。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個電子商務,而是整個商業市場。”
布局體育產業
在阿里巴巴集團的組織架構中,蔡崇信負責投融資和財務工作。與馬云的高調能言相比,蔡崇信有著臺灣人的謙和與低調。
由于對體育有著巨大的興趣,蔡崇信主動參與了此次與Pac-12的合作。發布會當天,他首次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采訪。
蔡崇信直言,現在國內的校園體育并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相比之下,“美國的父母非常鼓勵小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另外如果孩子在高中體育不錯的話,進大學的概率就會增加。”
因此,與Pac-12的合作是阿里體育引進海外內容的開始。對于體育公司的規劃,蔡崇信暫時還不方便多說。“我們剛剛成立,長遠的目標還沒確定,但方向很清楚。阿里體育希望讓中國人都能夠參與體育,讓大家都能夠了解到體育后面的精神,也能讓中國觀眾多看到精彩的賽事。”
不過,初步能夠判斷的是,阿里體育的方向是內容的獲取以及渠道的分發。
“體育在中國的文化里面,還并沒有真正成為一個產業。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大部分精彩的體育內容都是從海外引進來的,包括英超、西甲、NBA。與我們的跨境電商引進海外優質商品一樣,我們要做的就是怎么把優質的體育內容拿進來,形成自己的渠道。這需要很長時間,但我們有信心。”蔡崇信補充道。
隨著阿里巴巴的入局,互聯網+體育整個行業也站到了風口上。此前,萬達集團已經收購了馬德里競技和盈方體育股份,騰訊也重金砸下NBA版權。今年5月,樂視體育宣布完成首輪融資8億人民幣,估值達到28億元,由萬達投資和馬云旗下的云鋒基金領投。隨后,樂視體育在賽事、版權和體育用品上開始全面出擊。
按照樂視體育內部人士的說法,其未來的商業模式包括內容平臺、賽事運營、智能硬件和電商。
在蔡崇信眼里,阿里巴巴現在的布局就像下圍棋,旁觀者只能看到棋盤上的棋子,卻不知道未來串聯的方向。“現在談阿里體育未來和各個其他業務線的配合還有點早,困難當然也會很多,我們會盡量想辦法克服。”
從電商到文化娛樂
從2013年馬云決心進軍文化娛樂產業以來,阿里巴巴已經在多個業務點進行了布局,其中包括成立阿里數娛事業部、阿里影業,投資光線傳媒、推出天貓魔盒、65億入股華數傳媒,12.2億美元投資優酷土豆、36億入股魅族等。同時,阿里巴巴還邀來知名音樂人高曉松和宋柯成立了阿里音樂。
可以說,阿里巴巴已經在影視版權、電影制作、在線售票、數字音樂、數字出版、手機終端和OTT全面卡位。未來的阿里巴巴平臺,不僅提供各種物質商品,還要提供娛樂體育等內容產品。
易觀智庫數據顯示,中國體育產業近年來始終保持較快的增長,2013年實現增加值35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6%,2006-2013年復合增長率達20.2%。不過,該行業是跨行業的融合,整個產業的參與者眾多,且成熟度不盡相同。
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秘書長楊立國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國內的產業鏈核心環節包括賽事運營、場館運營和體育營銷,但是政策和資金上的投入都不足。民營資本和企業如果能參與進來,有望打破這個現狀,成為校園體育或整個體育行業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