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發射市場“攻城拔寨”
此次發射的10顆衛星是銥星通訊公司“下一代銥星”的第一批。CNN的報道稱,根據計劃,未來銥星通訊公司將部署大約80顆該衛星,用于移動通信。其中至少70顆“下一代銥星”由SpaceX公司發射。SpaceX計劃未來一年半的時間里通過6次發射,為銥星通訊公司發射剩余的衛星。SpaceX公司獲得的整個銥星7次發射合同價值4.681億美元。
由于爆炸事故影響,SpaceX公司去年只完成了8次發射任務,而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報道稱,該公司今年的目標是發射27次,這意味著僅該公司計劃的發射次數,就超過了去年美國的大型運載火箭全年發射次數。Spaceflightnow網站報道稱,根據計劃,“獵鷹-9”運載火箭將于本月26日發射EchoStar23通信衛星,該衛星屬于美國兩大衛星電視運營商之一——艾科斯達公司。不僅如此,憑借低成本優勢,SpaceX公司已拿到未來五年全球38個發射合同,其中的24個都來自國際商業發射市場。按照路透社的報道,在目前眾多的私營航天企業中,SpaceX公司還是僅有的兩家受NASA雇傭,向國際空間站運輸貨物的公司之一。
中美紛紛布局商業航天
中國公司要進軍國際商業航天市場,必然會直面已經先行一步的美國私人航天公司的競爭。在美國國家行政、法規以及專利領域的大力支持下,美國私人航天公司初步取得先發優勢,尤其是SpaceX公司憑借扁平化的組織架構和成熟的貨柜式產品管理模式,已經成為美國最主要的航天企業之一。
不過,中國也正在加緊這方面的布局。2016年,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火箭公司)成立,并推出了一系列快響應、低成本、高可靠的空間發射服務。中國航天專家韓慶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與SpaceX相比,中國火箭公司在發射的可靠性上占據優勢,經過歷次重大發射任務的檢驗,長征系列火箭的可靠性世界排名第一。其次,中國火箭公司有非常完整的火箭型譜,目前已開放了五款商業型運載火箭,運載能力從幾百公斤到二十幾噸,能更好滿足消費者多元的發射需求。此外,SpaceX公司能擊敗波音公司等老牌美國航天巨頭的最主要優勢是價格低,據稱其報價甚至比中國還要低20%。韓慶平說,中國航天發射的相對價格高,是由于以往的封閉采購體制造成的。中國火箭公司通過改變以往的管理體制,實現全球化貨架采購模式,未來中國的商業航天發射價格可以降低30%。
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總指揮楊毅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可回收火箭與節約成本并不能直接等同。通過分析SpaceX公司“獵鷹”火箭的各次發射記錄可以發現,它搭載的衛星重量遠小于運載火箭的最大載荷,比例最高也只有56%。楊毅強透露,目前中國也在研制可回收火箭,但與SpaceX公司不同,中國同時在探索“降落傘+氣囊”和“垂直降落”兩種火箭回收方式。他表示,從技術角度上講,用降落傘回收的難度更小,成熟度也更高,但對降落地點需要精心設計。【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 環球時報記者 馬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