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戰區陸軍某陸航旅常年駐訓西藏高原,出色完成急難險重保障任務——
常委領飛,鷹翔喜馬拉雅
本報記者 馬三成 通訊員 張曉軍 馬 濤
1月20日,經報批,記者搭乘西部戰區陸軍某陸航旅的直升機,執行高原飛行常態化執勤任務。
8點40分,我們乘坐的直升機迎著初升的太陽起飛,沿著高山峽谷向目的地飛行。長機機長是該陸航旅旅長楊磊,僚機機長是該旅副旅長郭斌。記者乘坐在楊旅長駕駛的直升機上。
直升機起飛后,遇到了逆光,在山谷里視線受到干擾。楊磊把直升機抬升,越過山頂飛行,高度超過了海拔5000米。
冬季高原飛行有3大挑戰:一是缺氧,飛行員容易反應遲緩。記者在西藏天天失眠,在飛機上頭痛憋氣。飛行員說,他們也睡眠不好,盡管疲勞也要全身心投入。二是直升機在極限環境里性能下降。三是復雜天候、復雜地形,對安全威脅很大。
記者看到直升機距離山谷兩邊的山脊,以及山脊上的高壓線很近,不禁捏了一把汗。楊磊說,今天天氣還算好,可以飛得高一些。遇到復雜天候,他們就要在云層下面飛,距離山脊和高壓線更近,飛行時時面臨風險。
該陸航旅主要擔負高山高原飛行保障任務,在搶險救災和開辟川藏、青藏新航線中,先后有10多名官兵英勇獻身,涌現出以“邱光華機組”為代表的一批先進典型。
領導干部急難險重任務打頭陣,高原飛行創奇跡。2016年2月17日,在西藏高原飛行訓練中,副旅長郭斌駕駛的直升機出現特情,為避開居民區和工廠,他駕機沿無人居住的河谷飛行,接連遭遇3次直升機危險下沉、3次與高壓線擦肩而過等險情,在高寒缺氧氣象條件下超越極限,實現空中單發飛行37分鐘,艱難航行86公里,最終安全返航,成功避免一起重大飛行安全事故,創造多項高原飛行紀錄,上級為他報請一等功。
旅長楊磊在全旅高原飛行時間最長,在執行國內外多樣化軍事任務中勇打頭陣,兩次榮立二等功、4次榮立三等功。飛行員張銀平先后3次在西藏執行駐訓任務,連續兩個春節都是在駐訓點過的。記者問他有沒有遺憾,他說看到旅領導都主動鉚在戰位上,戰友們還有啥說的。
直升機貼著一座高高的雪山飛過時,楊磊拿著地圖對記者說,這就是喜馬拉雅雪山的第七高峰,海拔7326米的綽莫拉日峰。
經過4個小時的連續飛行,我們來到了海拔更高的目的地。陸航旅官兵沒有停歇,馬上進入會議室受領新任務。
新的飛行任務即將開始。
(本報日喀則1月2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