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wèi)軍旗榮譽,勇奪世界冠軍”
奉獻:奮斗無怨悔
競技體育項目的世界冠軍特別是奧運冠軍,不僅能拿到巨額獎金,還可以通過商業(yè)廣告或其他活動獲得不菲報酬,令人羨慕。
但很多人可能無法相信,軍體大隊射擊隊的冠軍運動員,每月也就拿著固定的工資。面對市場經濟利益驅動和心浮氣躁等不良社會心態(tài)的影響,他們淡定自若,默守高尚,始終保持甘于奉獻的崇高境界。
軍體大隊射擊隊操場圍欄上掛著這樣一個橫幅“捍衛(wèi)軍旗榮譽,勇奪世界冠軍”,反映的正是他們?yōu)橹畩^斗、始終堅守的初心。在多哈賽場上,參賽運動員們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被大家所銘記。
助理教練兼運動員于小凱與隊友王雅君新婚燕爾,卻正好趕上賽前一個月的封閉式訓練。這對夫妻毫無怨言,互相支持、互相比拼,整天都奮斗在枯燥乏味的訓練場上,最終共獲得1枚金牌、2枚銀牌等獎牌。回國后,這些獎牌被他倆作為新婚蜜月期最珍貴的禮物珍藏起來,作為這段難忘經歷的見證。
陳曉瑤是本屆賽事兩枚金牌得主徐英的愛人,同樣也是飛碟項目的重點隊員,卻因有六個多月身孕而不能出國參賽。為了讓徐英全身心投入訓練和比賽,陳曉瑤每天都挺著大肚子到賽場為丈夫加油,并力能所及的做好端茶水、遞汗巾、擦槍件等保障工作,成為徐英的堅強后盾。
田安伊楠的父親今年8月中旬突發(fā)心肌梗死搶救無效去世。這個噩耗傳來時,田安伊楠正在集訓。在回去處理完父親的后事之后,他強忍悲痛,主動申請歸隊,并立即投入到備戰(zhàn)中。按照當地風俗,作為父親唯一的子女,父親的骨灰應當在滿百天后由子女親自下葬。但由于和比賽時間沖突,田安伊楠毅然選擇了代表國家和軍隊赴多哈參賽。當田安伊楠奪得飛碟男子多向團體金牌,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時,他緊緊地把金牌攬在懷里,早已淚流滿面。父親在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期盼他能奪得金牌,而他終于做到了。
飛碟女子雙向運動員張恒生下孩子才一個多月,卻主動要求恢復訓練。由于她身體虛弱,大隊專門在招待所為她的孩子及其父母準備了一個套間,保證她每天在正常訓練之余方便對孩子的照顧。出國后,由于孩子不在身邊,身處哺乳期的張恒1-2小時就得用吸奶器吸一次奶,以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盡管如此,張恒的乳腺管還是多次堵塞。最嚴重的一次,還是去賽會醫(yī)院治療后才得以解決。最終,年輕的張恒克服了種種困難,與隊友一起在飛碟女子雙向團體賽中奪得銀牌。
72歲的賀承德教練,如今已白發(fā)蒼蒼。2004年退休的他,為了給自己的愛徒金泳德減輕負擔,從2010年起,主動回到射擊隊“幫忙”,這一幫就是7年。吃的是運動員食堂,住的是運動員宿舍,白天盡心盡力輔導隊員訓練,下班后還要回家照顧老伴,心臟不好的他已經搭了兩個支架。大家都勸他回家好好休息,但賀教練總說:“我還能動,還能向年輕運動員多傳授經驗,幫助軍隊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運動員,這是我的責任。為了軍體大隊射擊隊的明天而奮斗,我很快樂!” (吳旭、陽恒、梁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