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實戰出發,這就是我們的訓打‘秘訣’!”
磨礪:科學練精兵
回國后,有人向世界冠軍教頭賀承德討教訓練高招,賀教練只有簡單一句話:“一切從實戰出發,這就是我們的訓打‘秘訣’!”他認為,只有把每次訓練都當作實戰比賽,每個動作都按照規范把基礎打扎實,那么打出好成績就是遲早的事。
在許多人印象中,射擊不僅帥氣還很風光,卻不知背后艱辛。常人拿一塊兩斤重磚頭,連續平舉兩小時,胳膊酸痛得連筷子都甭想提起來,更別說還要百步穿楊。然而,對于軍體大隊射擊隊運動員來說,這是基本功和家常菜,據槍、瞄準、擊發等動作每天都要重復上千遍。
本屆世錦賽獲得3枚金牌,被評為最佳男子手槍運動員的金泳德說:“訓練是實戰狀態,比賽是廝殺狀態,每一個運動員都是一名馳騁疆場的戰士。”
這位榮獲過5枚一等功和5枚二等功的槍王,一直從難從嚴要求自己:他有事沒事總喜歡戴著耳麥,有人嘗試著聽過,里面放的并不是什么流行歌曲,而是賽場的口哨聲、鼓掌聲和吶喊聲,這是他為了抗外界干擾專門找人錄制的“特殊音樂”;閑暇之余,別人陪妻攜子逛街游玩,金泳德卻帶著家人跑到游樂場坐過山車,感受高空刺激;每天晚上,女兒趴在桌上寫作業,他也坐在一旁,像個學生似的,用楷體字在小字本上規規矩矩寫上3頁紙,磨練耐性……
心浮必將氣躁。為了讓參賽運動員打好實戰比賽時的心理戰,軍體大隊射擊隊領導、教練員經常結合訓練科目,制造突發情況,想方設法地引起運動員心理波動,讓他們能在任何復雜條件的賽場上保持穩定心態。有一次,一位正在專心訓練的飛碟運動員突然聽到教練在身后喊他名字,與此同時,拋靶機已經發射出飛碟,這位運動員反應滯后,射靶失敗,懊惱不己。下課小結,教練員就以此為例,給所有運動員上了一次生動的情緒管理小課。
在此次國際軍體世錦賽前一個月,該隊還利用中國國家隊射擊訓練場與多哈賽場相似的特點,把全體參賽人員拉到國家隊射擊場進行全封閉訓練,并輪番與高手進行實戰對抗,甚至把訓練口令都換做英語來表達,提前讓運動員感受多哈賽場的氛圍。
就在出國前幾天,北京地區連續多日發生重度霧霾,很多運動隊都停止訓練,軍體大隊射擊隊則利用這個時機,每天給每名參賽隊員發一只防霧霾口罩,把他們集體拉到訓練場訓練一個小時左右,以保持運動員的良好競技狀態,同時感知賽場發生濃霧時的射擊體驗。
練過射擊的都知道,虛光是射擊運動員必須克服的天敵。在軍體大隊射擊隊,為了讓運動員充分掌握每一個時間節點光線在準星和缺口上的特點,教練員們循環變化訓練時間,早上、中午、黃昏、夜間或者陰雨天,什么時候都有可能訓練,就是要想法設法地讓運動員在復雜光線、氣候環境中找到適合自身的射擊感受。
正是這一切從實戰出發的訓練,使軍體大隊射擊隊的隊員個個成了百步穿楊的“神槍手”。他們的一些射擊技巧和訓練方法還受到一線作戰部隊的推崇,成為部隊官兵爭相效仿的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