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物快速流動?
“中部戰區某部遠程機動至漯河境內,請你部保障1200份副食品。”前不久,一場演練在漯河市國動委指揮中心展開。
“啟動備戰保障協議,命令四方物流公司遂行保障任務。”隨著市國動委副主任、軍分區司令員辛偉的命令,綜合辦參謀呂曉點擊鼠標,打開副食品動員信息化指揮系統,迅即將指令下達到四方物流公司。40分鐘后,四方物流公司10臺車輛滿載保障物資,向保障地點疾駛而去。
“四方物流車隊遭‘敵特’襲擊,車輛無法前進。”“敵情”不期而至。“雙匯物流公司轉接保障任務。”隨著指揮員的口令,雙匯物流公司迅速集結編隊,與上次不同,這次出動的運輸車只有3輛。
“3輛車能運輸1200份副食品嗎?”面對筆者的疑惑,市副食品動員中心副主任游牧解釋說:“這3輛車是我們新研發的可變容積箱式運輸車,其存貯、運輸能力是普通車輛的4倍。”
“雙匯物流車隊遭‘敵’阻攔,車隊無法按時到達。”說話間,“敵情”又至。“西華縣食品配送點進行應急保障。”指揮中心急令西華縣配送點迂回完成保障任務。30分鐘后,過境部隊所需物資全部送達。
“這次演習保障任務的完成,主要得益于我們建立的配送網絡。”游牧所說的配送網絡,就是選擇一些實力較強、經營穩定的物流企業,通過簽訂保障協議、建立動員中心等辦法,使之平時具備承擔軍事物流的能力,戰時遂行軍事物流的任務,并且在一定區域內保持互相支援、互相配合的關系,形成一支網狀結構的軍事物流力量。
迄今為止,市經濟動員辦公室已經與近100家企業簽訂保障協議,其中包括5家4A級物流企業,建立經濟動員中心4家,整合了當地物流資源,初步形成了軍事物流網絡。
綜合辦參謀諶炎生告訴筆者,經過4年多時間的建設,該市軍事物流配送網絡初見成效,一旦任務下達,就像電網通上了電,每個網點都會迸發和傳導能量,保障部隊的能力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