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快遞超市”興利去弊服務官兵
——北京衛戍區“老虎團”創新管理模式解決網購快遞進軍營問題的調查
王新珂攝
網購,這個大家都不陌生的名詞,對于基層官兵而言卻是新鮮之中帶著溫馨。當下,隨著商品經濟的快速發展,讓青年官兵對物質的需求越來越大,面對相對封閉的軍營環境,方便快捷的網購已經成為官兵不二選擇。如何實現便捷安全的網購,成為基層部隊不能忽視的問題。
時下,怎樣過好“網絡關”?筆者最近在北京衛戍區“老虎團”調查發現,該團與國內某大型電商合作建立的衛戍區第一家“網購快遞超市”落戶軍營后,給官兵帶來極大方便。超市運營一個多月以來,從快遞公司多、接收分發散、安檢把關難轉變為網上購物方便、收發快遞安全快捷,贏得官兵一致點贊。他們是如何對“網購快遞”這一新生事物管理運行的呢?
行百里者半九十——
快遞卡在了“最后一百米”
北京的初冬略顯寒冷,然而落戶在營區一隅的“網購快遞超市”卻異常火熱。筆者在現場看到,電子購物平臺、自動提貨機等設備一應俱全,下單購物、刷卡取件……一切井然有序。10月初,該團針對營區門口快遞車輛多、官兵取件扎堆、干擾哨兵執勤等問題,專門召開了一次會研究解決。會后,他們經過反復論證,從場地規劃到具體實施,創造性地在營區開設了一家“網購快遞超市”,將所有快遞集中統一管理,旨在滿足官兵網購需求的同時,規范快遞收取秩序,加強部隊管理。
“與開始相比,分揀時間平均縮短15秒,出錯率降至0……”調查中,筆者從快遞超市管理員王健那里了解到,超市運營初期也遇到諸多問題,京東、順豐、中通等快遞公司紛紛涌入,可謂“百家爭鳴”。時間不定、難以劃分,導致官兵取件混亂。不僅如此,由于官兵正課時間不能使用手機,絕大多數的快遞只能通過撥打快遞超市電話進行查詢。據開張首月數據統計,快遞超市的查詢電話最高一天達百余次。
無法統一規范,導致快遞進入軍營,闖過“最后一公里”卻卡在了“最后一百米”。看似技術先進的“網購快遞超市”顯得“名不符實”。
部分快遞還“卡”在了取件時。起初,該團“聚焦基層”論壇上這樣的帖子并不鮮見:“快遞超市雖然規范了取件秩序,但效率太低,取個快遞居然要排隊半個小時!”如何做到既正規又高效,成為快遞超市運營的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