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并舉走新路——
優化加整合,解決難題有妙招
“如何買?如何取?如何管?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網購快遞超市’無法真正走入官兵生活。”該團團長閆勇輝告訴筆者,建立“網購快遞超市”是對軍營新興購物方式的一次嘗試性探索,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總結,他們又制定出一套更加行之有效的網購快遞管理辦法,大大提高了為兵服務的質量和效益。
構建網購新平臺。該團將網購渠道統一歸口到指定的某個大型電商公司,由部隊提供場地,合作商家提供設備設施,研發部隊專屬客戶端,并在團政工網上開設“快遞超市”專欄,讓官兵第一時間通過網絡看到訂單信息、了解物流進度。由指定商家統一匯總收取各物流公司寄往該團的快遞,安排專人定時集中運送至該團“網購快遞超市”。“網購快遞超市”按時開放,官兵在開放時段持證提貨,有效規范了營門管理,規范了部隊秩序。在“網購快遞超市”現場,筆者看到這樣一幕:摩步七連戰士趙國軒走到取件窗口,持配發的“軍營一卡通”進行掃碼登記,至取件結束僅用時30秒。
人人都是VIP。對官兵進行的網購滿意度調查結果表明,官兵對“網購快遞超市”滿意度高達100%。筆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方便官兵購物,國內某大型電商專門為每名官兵提供“集體購”的注冊賬號,官兵可通過軍營網吧或手機上的客戶端登錄商家網站,在線下單購買商品。通過VIP賬號購物,價格比市場價平均優惠5%,購物渠道更正規,官兵既得實惠又安全。
制定安全管控措施。11月19日,某連戰士小李在通過網購平臺購買“工藝品”瑞士軍刀過程中,被網購平臺“輿情中心”監測到,管理人員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原來,為加強安全管控,該團對策招法頻出:“網購快遞超市”通過對外與合作的物流公司簽訂保密協議,對內制定網購安全保密規定、網購嚴禁條款等措施,為營區安全提供制度保證。經過“快遞超市”、合作商家、其他商家3道安全檢查,大大提升了進入營區的快遞安全系數。為確保信息安全,官兵在網購和快遞時,注冊或留存信息只允許使用居民身份證、個人手機號、個人銀行卡和公開的通信地址。
掌握兵情大數據。官兵購物,管理部門如何實施監管?網購服務中心負責人、團保障處財務股助理劉翔告訴筆者,通過購物平臺的數據庫,他們可以掌握全團官兵網購的信息。通過專人專號把住購物入口,通過監控數據掌握購物限額,24小時不間斷的輿情監管平臺,幫助管理人員第一時間掌握官兵累計消費金額,合理引導官兵消費。勤務隊戰士馮盼通過網購平臺為其父購買華為手機一部,共計1999元,按照團“600元以上的購物需要經過團網購服務中心批準”的要求,馮盼向網購服務中心申請,經程序批準后完成了購物。(張洪杰 程 彤 劉 侃 李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