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用身體堵漏】痛定思痛,知恥后勇。結合使命任務調整和自身職能轉變,艦隊持續開展“強主陣地、強打仗功、強生命線”政治工作干部崗位練兵活動,繪制“聯合作戰條件下的政治工作能力指標拓撲結構圖”,激勵大家強基強能、謀戰謀勝。同時,對戰時政治工作各種預案和標準進行細化,集中糾治政治工作游離于戰斗力標準的問題積弊。
變化,體現在越來越多的政治工作干部身上,也投射在一個個軍事行動之中。
一次遠航,益陽艦組織副炮對空射擊訓練,雷達準確捕捉到空中靶機方位,副炮系統隨時準備發起雷霆一擊。弓已滿弦,益陽艦政委俞福軍卻建議暫停射擊,理由是他在雷達顯示屏上發現,落彈區邊緣有疑似漁船的回波。軍事指揮員果斷下令,調整射擊方案。事后查明,俞福軍果然火眼金睛。
今年8月,某掃雷艦大隊靖江艦緊急出航,執行高風險的實掃戰雷任務。艦一離港,教導員張群星便通過擴音器進行戰前動員;航渡途中,他帶著思想骨干深入各艙室,掌握官兵思想動態,疏導大家的緊張情緒;掃雷部署一發布,他又戴上防震頭盔,奔向前甲板最危險的戰位,與投放掃雷具的官兵并肩戰斗。
自身本領越過硬,服務保證作用越明顯。艦隊政治工作部領導告訴記者,海軍裝備復雜、專業化程度高,政治工作干部只有練就一身真功夫,真正成為“兩個行家里手”,才能贏得發言權,才能讓“生命線”更具生命力。
記者結束采訪時,一場多軍兵種聯合登陸作戰演練剛剛落下帷幕。復盤會上,某登陸艦支隊把戰時政治工作作為重要一環納入檢討式總結:“戰前階段,思想發動與任務結合不緊密,針對性不強;登陸階段,在損傷較大的情況下,干部調整補充不夠周密……”
查病灶向實里落,除病根往深處走。在“政治工作發揮生命線作用”大討論的濃厚氛圍中,這樣一針見血的檢討反思并不鮮見。復盤會后,有位艦政委向記者表示,一定舉一反三、查漏補短,以全新姿態迎接下一次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