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泉州高甲戲《圍頭新娘》榮獲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這其中閃耀著哪些晉江故事?《圍頭新娘》何以出圈?日前,記者特別采訪了《圍頭新娘》藝術總監、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主任周杰俊,進行獨家揭秘。
記者:為什么選定晉江圍頭新娘這個故事作為參評“五個一工程”獎的作品進行創作?
周杰?。?/strong>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作品,每一代的藝術工作者都有每一代藝術工作者的責任。我們也想通過本土劇種的演繹風格創作出一部能夠體現當代地域特征的作品。而晉江其實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它是我們整個民族、整個閩南地區非常鮮明的代表。其中,圍頭新娘更是我們這個時代值得敘述的一段動人故事,它展示了祖國大陸以情促融,為兩岸同胞帶來的幸福和收獲。
記者:《圍頭新娘》講述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周杰?。?/strong>《圍頭新娘》這個故事很動人,是屬于我們兩岸之間真實發生的故事,講述了圍頭村從“炮戰第一村”到“兩岸通婚第一村”的故事。它折射出的是兩岸人民對和平的追求、對和平的守望、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期許,還有閩南人愛拼敢贏的精神特質。
記者:除了故事本身的地域性,《圍頭新娘》還有哪些晉江元素?
周杰?。?/strong>我們有三個比較大的舞美元素:朝東樓、毓秀樓,還有一棵大榕樹的根生發出一棵小榕樹的根。實際上,朝東樓并不在圍頭村,而是坐落于梧林傳統村落,被譽為“最美爛尾樓”。它凝結了在民族危難之際,海內外同胞對國家的熱愛和無私奉獻精神。在劇中,細心的觀眾會發現還有晉江的福船,寫著“晉漁”。
記者:《圍頭新娘》展演過程中,哪些瞬間最讓人動容?
周杰?。?/strong>去年12月底,我們受邀前往金門參加海峽兩岸高甲戲文化交流演出活動,演出了兩場《圍頭新娘》。在演出的過程當中,有很多同胞止不住地落淚,其中還有不少現實版的“圍頭新娘”。她們非常感動,觀演過程中總是在不斷地擦拭著眼淚。演出一結束就有好幾位“圍頭新娘”沖上舞臺,淚灑當場,也有一些金門同胞到臺上對演員大加贊譽。其實這一過程就是兩岸的情感共通。演出時,我們還發現了有幾位觀眾中途離開,剛開始以為是因為戲不好,就去咨詢了他們,結果并不是我們想的那樣。他們是擦拭著眼淚離開的,因為這出戲勾起了他們許多的回憶。
記者:在您看來,《圍頭新娘》為什么能感動這么多人?
周杰?。?/strong>這些故事都是真實動人的,劇中人物也是有現實原型的。例如我們在采風過程中見到的“戰地小老虎”洪建財就是戲中“洪衛國”的原型,他的女兒洪雙飛是第一個嫁到金門的新娘,也就是劇中“洪飛燕”的原型之一,還有圍頭村的洪水平書記等。這是一個群像的故事,而我們通過藝術化將群像凝練到角色中呈現,許多人都能通過群像的縮影找到自己或者家人的影子,同時這也是以點帶面,以圍頭村的鮮活故事來抒發整個中華民族的情感認同。
?。ㄓ浾?蔡斯洵 楊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