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百年民俗 游燈分燭慶元宵
除了晉江市(安海)第六屆元宵文化節的系列活動,安海鎮各村(社區)也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造濃節日氛圍。
“正月時節鬧蔥蔥,新郎新娘水當當,恩愛倆人心相同,甜蜜笑容似花樅。”元宵節當晚,記者走進庵前村,感受一年一度提燈游村分燭民俗活動。現場,參加分燭的小朋友念著祝福婚姻美滿的閩南四句,穿梭于村里街巷,到處洋溢著喜慶熱鬧的節日氣氛。
該村前一年結婚的新人,會在元宵節晚上準備好紅色蠟燭、糖果等,贈給提燈來到家里賀喜的孩子。據了解,庵前村今年參加活動的共有十對新婚夫婦。
元宵夜,庵前村舉行提燈游村分燭民俗活動
“這個習俗從我們小時候開始就有了,現在也輪到自己為小朋友分發糖果了,感覺很有意義和儀式感。”不久前剛剛喜結連理的新婚夫婦沈子怡、黃安琪對孩子們送來的祝福感慨不已。
提燈的小朋友一路游村賀喜,收獲了很多零食。“這是我參加提燈游村的第四年,我覺得很開心,因為能收到好多糖果餅干蠟燭,還能收獲許多家長的贊美。”今年12歲的尤梓穎笑道。
“燈”與“登”諧音,有登科之意;閩南方言中,“燈”與“丁”發音相近,寓意“添丁”。一路上也有很多村民舉著手機記錄下這一熱鬧的瞬間。村民們說,提燈游村分燭是一種傳承,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據了解,“游燈分燭”是安海鎮庵前村傳承了200多年的傳統習俗,現已列入晉江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元宵是春節的最后一天,游村提燈分燭這個傳統習俗讓全村在元宵節這天熱鬧非凡,讓整個春節有一個喜慶的收尾,同時也寓意著將為大家帶來好運順利地開年。”安海鎮庵前村老人會常務會長尤祖永說。
當天,除了游燈分燭慶元宵活動外,庵前村還邀請晉江市掌中木偶藝術保護傳承中心、刣獅隊、南音隊,為村民送上元宵節的文化大餐。
后勤保障護安全 志愿服務暖人心
元宵佳節人團圓,月圓燈亮人如潮。您賞美景,我來守護。
在安海鎮通往安平橋景區的各個路口,以及實行交通管制的興安路安平橋景區路段,都有安海交警中隊的交警在指揮、引導車輛;在元宵節當晚的安平橋景區和三里街,隨處可見安海派出所、安平派出所的民警、輔警,還有身著紅馬甲和黃馬甲的志愿者。他們在現場維持秩序,引導游客、幫助游客,用默默守護為百姓點亮元宵“平安燈”。
“愛安海”志愿者服務隊負責人蔡小蘭告訴記者,征集元宵文化節志愿者時,大家積極響應,100多個名額很快就報滿了。
“三里街布置花燈時,志愿者就到場幫忙登記花燈牌號、配合花燈評選登記等工作。農歷正月十三開始,因為游客增多,志愿者就正式到三里街上崗了。”蔡小蘭說,元宵文化節當天,100多名志愿者全部到位。其中,安平橋景區內設置了7個大點位,共安排有50多名志愿者;其余志愿者則在三里街維持秩序、引導游客、看護花燈。
在志愿服務過程中,許多志愿者還當起臨時講解員,為游客講解安海的花燈、攻炮城等民俗活動。一天下來,盡管大家嗓子都嘶啞了,卻樂在其中。
蔡小蘭參與志愿服務多年,每一屆的元宵文化節都有她的身影。蔡小蘭說,現在“愛安海”志愿者隊伍有260多人,大家都是因為愛安海的初心聚在一起。當志愿者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是看到家鄉的文旅發展越來越好,大家由衷地開心。
記者了解到,此次元宵文化節人流、車流劇增,安海交警中隊提前做好預案,并于20日發布元宵節當日實施的臨時交通管制說明,引導市民游客盡量選擇步行、公交車、共享單車等綠色出行方式。當天,安海交警中隊共出動警力115人,在各個路口引導車輛通行,直至22:30解除交通管制。
此外,元宵節當天,安海鎮黨政領導,安海派出所、安平派出所領導帶隊現場指揮執勤。為了確保活動安全順利進行,安海派出所、安平派出所全員上崗,加上晉江市公安局支援的警力,以及安海鎮各村(社區)的巡邏隊員、義務救援隊等平安志愿者,共有近300人執行安保工作。其間,派出所民警和志愿者還幫助3名與家長走散的小孩找到家人。由于提前做好預案、現場周密部署、嚴格執勤,當晚幾萬人在安平古鎮平安鬧元宵,歡樂度佳節。
(記者 施蓉蓉 陳心心 秦越 通訊員 陳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