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設施日趨完善
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既是做產業,也是做城市。
在高效推進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的同時,晉江經濟開發區堅持“產城人”融合的理念,實施系列生產生活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建設,加快園區業態集聚、功能完善、效益提升,全力打造“強產業、興城市”強力引擎。
近日,欣鑫路、中華路兩側,挺立起一根根威武靚麗的新路燈,搭配著嶄新的瀝青路面,讓人眼前一亮。
中華路立起了一根根新路燈。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期間,經過“白改黑”改造后的欣鑫路、中華路迎來試通車。
老舊水泥路被清爽的瀝青路面代替,新的交通標志標線清晰醒目,路旁的綠化也開始點綴,刷新著五里園的“顏值”。
這是晉江經濟開發區完善道路功能、提升園區形象迎來的成果之一。
去年以來,晉江經濟開發區實施園區品質提升工程,實施了五里園“四橫三縱”、安東園“四橫一縱”區域路網的工程改造,并推動英林園、深滬園、金井園、安海園等園區道路交通條件改善和綠化景觀提升,不僅整治了交通隱患,“靚化”了企業生產經營和商務洽談的外部環境,也優化了標準化園區的建設水平。
道路交通條件改善,教育、居住基礎設施等也要同步提升。
2022年以來,晉江經濟開發區全速推進養正中學開發區校區、產教融合基地(一期)項目建設,構建起“幼兒園—小學—中學—職校”的教育體系。
養正中學開發區校區
與此同時,英塘商貿中心區商住項目(晉府誠園)、青年公寓項目等也加快建設、改造,為企業職工和家屬、青年創業人群等打造優質的居住空間,進一步補齊產業社區“宜居”板塊。
新型基建浪潮涌動
新基建賦能新發展。
當前,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加速創新,不斷構筑數字經濟新優勢。
全自動智能生產線、智能倉儲機器人、RGV機器人(有軌穿梭小車)……走進鳳竹紡織公司智能車間,各類自動化設備隨處可見。數字化、智能化的應用,讓鳳竹從傳統的“汗水工廠”邁向了新時代“智慧工廠”,實現了大幅度降本、提質、增效。
鳳竹紡織公司智能車間
今年1月,該公司“精益生產管理的能耗數據監測”作為典型場景,還入選工信部2022年度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
不只鳳竹紡織嘗到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甜頭,在晉江經濟開發區各園區,龍頭企業紛紛搭上“數字快車”,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作為衛生用品機械制造龍頭企業,海納機械公司打造了全球衛品服務網-5G衛品行業工業互聯網數字賦能平臺,獲評福建省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項目。
華宇、三六一度、恒安紙業、蠟筆小新等企業,通過“5G+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融合應用,解決自動排產、生產協同、數據采集、品控管理、設備互聯、遠程運維、能耗實時監測等實際問題,入選福建省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典型應用案例名單。
361°5G智慧工廠
人工智能、5G通信、工業互聯網……在數字經濟不斷賦能的背后,離不開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
為滿足越來越多工業企業對數字化的需求,近年來,晉江經濟開發區攜手移動、聯通、電信等三大運營商,持續打造園區4G網絡提速、5G網絡覆蓋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投資2億元,推動一批新的機房、4G基站、5G基站建設,實現了重點區域5G網絡信號覆蓋。
2022年9月,晉江經濟開發區以工業互聯網為主導產業,躋身省級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集聚區專項扶持名單。
除了賦能經濟發展,晉江經濟開發區還引進了智慧園區公共服務平臺項目,打造園區數字底座,提升園區信息公共服務和管理水平。
依托新型基建,下一步,晉江經濟開發區將進一步整合建設“5G+工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上下游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實施數字化轉型“數字助手”行動,力爭每年培育20家以上數字化改造標桿企業,規上企業數字化應用普及率提升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