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磁灶鎮,因燒制陶瓷而得名。改革開放后,磁灶陶瓷應勢而起,一大批企業飛速發展,磁灶也因此榮獲“中國陶瓷重鎮”稱號,并成為晉江繼陳埭之后的第二個億元鎮。然而,因陶瓷“一業獨大”的單一經濟結構,在成就磁灶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
彼時的磁灶,處處煙囪林立,濃煙彌漫。資源環境“硬約束”的日益趨緊,又恰逢經濟下行的壓力,讓磁灶處在發展的十字路口,面臨抉擇和考驗。
2002年,磁灶被確定為全省首批小城鎮機 構改 革試 點鎮 ,借此 東風 ,迎來 了難 得的 發展 契機 。 15年 來,磁灶鎮黨委、政府牢牢把握小城鎮機構改 革、小城 鎮綜 合改 革建 設等 試點 機遇 ,在產城融合的實踐中不 斷探 索前 行,不僅 城鎮 面貌 煥然 一新 ,產業結構也實現了從單 一到 多元 、從“三 高”(高污染、高消耗、高排放)到“三新”(新產 業、新技 術、新業 態)的蛻變,城市基色調 從“灰 色”變成“綠 色”,迅速發展成為晉江小城鎮建設的一個典范。
走進如今的磁灶,早已不見昔日的煙囪林立,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產城融合發展的魅力新城。這一切的轉變,在于磁灶牢牢抓住了2002年被確定為福建省首批小城鎮機構改革試點這個機遇。
“被確定為省級小城鎮機構改革試點后,面對當時環境和經濟發展下行的雙重壓力,鎮黨委、政府迅速理清發展思路,確立了‘產城融合’的發展模式,并明確了‘三個一’的發展定位,即包括一個高端印刷和轉型升級的建陶產業在內的現代產業基地,一個商貿物流中心和一個現代化新區。以產業轉型升級為抓手,以城建提速為推手,以民生提質為動力,推動磁灶跨越發展。”磁灶鎮黨委書記黃延藝表示,除此之外,磁灶還推行“小城鎮、大社會、小政府、大服務”的理念,進一步調整優化鎮級機構設置,理清職責,優化服務,力促政府職能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以此激活內生動力,更好地服務磁灶的轉型發展。
15年來,磁灶緊緊圍繞“如何推進產業轉型,處理好工業化和城鎮化”這個中心,推進一系列工程,相繼實施了現代商貿中心、中心居住區、延澤街三大片區改造,并新建、改擴建陶東路、陶西路等一批主干道,使得城鎮面貌日新月異,相比2002年,城鎮化率提高到65%,提高了50個百分點;圍繞“一心四軸”,即以包裝印刷基地為中心,以陶東路、延澤街、火車站連接線、318線為發展軸,引導建陶、印刷等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培育扶持專業市場、物流、電商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打破了原本陶瓷“一業獨大”的單一經濟結構,形成了多元產業的發展格局,相比2002年,工業總產值增長586.9%,財政總收入增長641.1%。
不僅如此,在加快推進產城融合發展的同時,磁灶還走出了一條就地城鎮化的特色之路。
在磁灶大埔村,寬闊整潔的村間道路、錯落有致的別墅洋樓,以及日益完善的教育、養老等民生配套,已讓人很難分清這里是“村”還是“城”。在小城鎮建設過程中,磁灶不忘大力培育新農村,鼓勵各村(社區)實施就地城鎮化。目前,全鎮已培育出了大埔村1個全國“美麗鄉村”試點,以及東山、前尾、洋宅、蘇垵、下灶等一批泉州、晉江級“美麗鄉村”示范村。
“2010年,磁灶又被確定為泉州市綜合改革試點小城鎮,借此機遇,鎮黨委、政府進一步探索創新開發機制和投融資機制,推動小城鎮建設由政府主導向社會參與轉變,帶動了包裝印刷產業基地的快速推進和一大批項目的落地,也吹響了磁灶新一輪轉型發展的號角。”黃延藝表示,在城鎮化過程中,磁灶一方面注重提升干部隊伍的戰斗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在一線錘煉干部;一方面增強區域發展的吸引力,發揮磁商優勢,共同助力磁灶發展。
在磁灶鎮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經過15年的發展,磁灶實現了產業結構的蛻變,產業的轉型升級也推動著磁灶城鎮建設和民生各項事業的發展,產業與城鎮互融互促。
位于包裝印刷產業基地的順豐集團(東南)轉運中心,是順豐集團投資5億元著力打造的區域運營中心,也是磁灶搶抓道口經濟大力發展商貿物流的一個著力點;位于陶東路的晉江市重點回歸工程海西家居建材城項目,是在外磁商助力磁灶產城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這些年來磁灶鎮黨委、政府積極轉變政府職能、發揮政府規劃引導作用,引導磁灶供銷大軍回歸和社會組織力量共建磁灶打出的一張好牌。
多元化產業格局的形成,以及磁商的紛紛回歸反哺,助推了磁灶的經濟發展,破解了磁灶的環境“硬約束”,也帶動了磁灶民生事業的發展和群眾的就業、創業。
記者了解到,15年來,磁灶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166.6%;全鎮25個村(社區)中,已有10個村建成了村級敬老院,13個村建設了居家養老服務站,并又有四五個村的敬老院將落成。產城融合帶來的民生事業快步發展,讓磁灶百姓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對于今后的發展,黃延藝說,磁灶下階段將著力推進“五個融合”。“產業融合”,圍繞產業強鎮、商貿活鎮,力推建陶產業做優做精,力促商貿物流做大做強,著力建設結構更優、業態多元的現代產業基地。“產城融合”,深入推進小城鎮建設,全力打造包裝印刷基地,促進城鎮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著力建設產城互動、宜居宜業的魅力磁灶。“城鄉融合”,全力建設“美麗鄉村”,探索旅游資源開發,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延伸公共配套服務,著力建設生態優美、服務優質的美麗磁灶。“內外融合”,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整合資源,匯集磁灶內外力量,內引外聯開拓市場,著力建設開放大氣、重商親商的活力磁灶。“人的融合”,辦好惠民利民實事,豐富公共文化生活,深化移風易俗活動,弘揚淳樸鄉風民俗,打造祥和安定、和諧包容的幸福磁灶。(記者 賴自煌 通訊員 尤國盤 施建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