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新政發布還未“滿月”
各地的落地細則都還在研究
一些地方交通執法部門表示
網約車細則尚未落地
私家車從事網約車工作仍算“黑車”
被抓將面臨2萬以下罰款
所以
廣大的滴滴司機們
這些日子看到交警記得躲遠一點!
新政落地前專車仍屬“黑車”
前天北京市交通委交通執法總隊查獲兩輛網約“黑車”和4輛黑大巴。
據交通執法總隊第五執法大隊執法隊員介紹,目前北京網約車細則尚未落地,私家車從事網約車工作仍算“黑車”,將面臨2萬以下罰款。待細則落地后,才按照新政執行。
記者接觸多名網約車駕駛員獲悉,北京市交通委出臺實施細則之前,他們依然不敢貿然到機場和火車站拉客。“還會罰,前兩天我們群還有人在機場被罰了2000。”一名滴滴專車的司機告訴記者,車隊也沒給出明確的態度,車站機場到底能不能去,只是告訴大家新政策支持專車合法化。
并非只有北京的交通執法部門在政策空當期執行既有法規。6月份泉州市交通執法部門聯合公安部門也在中心市區重拳整治“黑車”非法營運行為。
泉州私家車載客是非法營運泉州市交通執法支隊有關負責人明確指出,私家車接入網約車平臺載客是非法營運。
6月15日下午4時20分許,在泉州晉江國際機場。一輛載著兩名乘客的白色小轎車緩緩駛入出發大廳停車位,執法人員發現情況可疑,上前檢查,司機卻遲遲不肯下車,還將車門鎖住。執法人員經過疏導,得到乘客與司機的配合,并將其分別帶開詢問調查。據司機解釋,是通過朋友介紹,幫忙載熟人來機場接機。
另一組執法人員卻從兩位乘客處了解到,乘客與司機并不認識,從泉州市區義全街到機場接人,第一次通過“滴滴出行”叫車,沒想到叫到私家車,乘客手機客戶端支付頁面顯示應付金額29.5元。從現場調查看,白色小轎車涉嫌私家車參與非法營運。
這是泉州市交通執法部門聯合公安部門在中心市區重拳整治“黑車”非法營運行為的部分成果。整治行動開展1個多月來,共查獲60輛“黑車”,其中接入網約平臺參與非法營運的私家車占了半數以上。
“私家車不能接入網約車平臺,如果接入參加經營了就是非法營運,我們將給予查處。”市交通執法支隊有關負責人說,私家車營運被查處了,最高可罰款2萬元。
為防止“黑車”非法營運行為反彈,下半年,市交通執法支隊將繼續把整治“黑車”工作作為日常執法工作的重要內容,每月組織不少于2次的聯合執法行動。下一步主要整治對象依然有5類,包括重點區域聚集的“黑車”、“營轉非”大客車、“克隆”出租車、公開攬客信息“黑車”以及接入網約車平臺參與非法營運的私家車。
市交通執法支隊負責人提醒,具備營運資質的車輛,在車輛綜合性能、使用條件、技術管理、從業人員資格等方面均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而“黑車”車輛和駕駛員均未通過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審核備案,出現事故或糾紛,追索賠償難題多。
他還提醒市民,不管通過何種方式、何種平臺打車出行,都要選擇具有營運資質的車輛,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各地細則有望11月前出臺 今年7月底,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公布了《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私家車符合條件通過合法程序可轉化為網約車運營。
按照交通運輸部要求,各城市將出臺具體的實施細則,其中將對車輛的準入以及服務等方面提出符合城市交通特點的具體要求。網約車新政將于11月1日起實施,所以各地的實施細則有望在這個時間前出臺。
此外,服務規范中也明確提出,網約車駕駛員應在允許停車地點等候訂單,不應巡游攬客,不應在機場、火車站等設立統一巡游車調度服務站或實行排隊候客的場所攬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