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總工會十六屆六次全委會上提出的實施“與晉江共成長職工圓夢計劃”——2016年組織萬名職工參加“五小”創新大賽活動,經過全市廣大職工的積極參與和逐級選拔推薦,近日評選結果出爐,全市共有139個“五小”創新項目入圍。
經省級專家組的認真評選,最終評出:易寶(福建)高分子材料公司的陳奕汲、侯汝紅發明的“一種環保型三元乙丙橡膠與丁腈橡膠并用閉孔二次發泡材料項目”和市醫院黃少華發明的“靜脈預警卡”榮獲一等獎;福建省麥都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傅貴華發明的提取果蔬天然酵母液的新技術等11個項目榮獲二等獎;晉江聚旺印染機械有限公司許佳銘發明的數碼印花圓網上漿機等28個項目榮獲三等獎;晉江天然氣發電有限公司張盛峰發明的大型燃氣輪機循環水液控蝶閥控制優化等98個項目榮獲優秀獎。
據悉,此次評選的項目申報范圍為,對近兩年來晉江市職工崗位上開展的小革新、小發明、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等技術革新、技術改造和技術攻關活動中,所取得的創新成果進行篩選,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和先進性,并已產生明顯經濟效益的職工優秀成果。
項目申報條件圍繞著“節約能源、降低能耗、節約原材料、降低污染排放率等進行革新、改造,并取得效果的;對現有設備進行技術革新、改造、攻關,提高生產效率、改善勞動條件、促進安全生產的;對技術、設計、工藝改進和操作方法進行革新,提高產品產量和質量的;圍繞產品的升級換代進行發明、革新和設計,經過試驗能夠應用于生產的小發明、小創造,研制開發新產品、新工具的;對企業經營管理、清潔環保、安全生產、文化建設及和諧創建等提出合理化建議,被采納并取得成效”的這五大方面。
各獎項評選參考標注分別為:一等獎,在技術創新上有大的突破,解決了技術關鍵,年創經濟效益達10萬元以上,或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二等獎,在技術創新上有新突破,幫助企業解決生產實際存在的技術問題,年創經濟效益5萬元以上,或取得一定的社會效益。三等獎,在技術創新上有所突破,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年創經濟效益3萬元以上。
據介紹,本次創新大賽福建省擬表彰獎勵1500項優秀“五小”創新項目,其中一等獎200項,各獎勵2000元;二等獎300項,各獎勵1000元;三等獎1000項,各獎勵500元。(記者 曾小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