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晉江市池店鎮大洲村村委會內,記者見到了大洲村黨支部書記林家平,他正和村兩委商量該如何將一塊約2公頃的村集體用地盤活,以更好地壯大村集體經濟。
花心思 村里有難事他奔走
“村里現在的集體資產約2800多萬,可是并沒有后續收入,還是會花完的,我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固定的集體經濟來源。”林家平介紹,目前在濱江組團,大洲村有一塊約2公頃的集體用地,村里希望把這塊地利用起來。“我們目前是想了三種方式,一種是村民集資,一種是招商合資,一種是土地出租。當然,最終的形式,還是要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才可以定下來。”
這已不是林家平第一次如此花心思地服務村民了。1964年出生的林家平,已經為大洲村服務了6屆,當了4屆的村委會主任,2屆的村黨支部書記,在近20年的時間里,可以說他是橋南片區變化的見證者之一。
“隨著城鎮的變化,現在我們村委會早已變成服務型的村委會了,最近村里一直在研究公維金收取的問題。”林家平說,由于橋南片區改造較早,村民們在選房后從未繳存公維金,目前小區的防水管、管網、單元門、小區道路、公共區域路面、地下排水等小區公共配套設施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而由于沒有公維金,維修問題因此一直被擱置,成了一大難題。
可是大洲村不少村民手上都有幾套房子,讓他們一次性繳納多套房子的公維金,這是他們難以接受的,為了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林家平不論走到哪里,都要了解一下這個小區的管理,公維金使用等情況。“我聽說廈門一個老的小區,之前也是沒有收公維金,而是用一些類似物業費每月繳納這種比較靈活的方式收取,我就找幾個朋友一起去了解了一下。”林家平說,這個方式如果村民同意,將會進行嘗試。
干實事 傳承老黨員精神
“我這個人很直,這么多年也得罪過不少人,不過要干事,就是會得罪人,很多時候不得罪人什么都干不成。”林家平說。
林家平說,前幾年,橋南片區拆遷,很多老兄弟找到他,希望他可以幫忙爭取到更多的利益,“如果是政策范圍內允許的,我會幫忙,可是如果超出了,我肯定就沒辦法了,因為這樣很多人覺得不能理解,覺得我和你是老兄弟,你還這樣對我,就漸漸疏遠我了。”后來,他找到了個好辦法,如果再有村民、老兄弟來找他,他就拿出自己簽訂好的協議,讓大家看。“都是怕吃虧,如果讓他們看到村干部的協議是和他們一樣,他們也就放心了。”
林家平說,自己200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還不能算老黨員,可是這些年來很多老黨員樸實的作風,默默奉獻的精神,都是他學習的榜樣,并給了他很大的動力。為此這幾年,他也努力地發展黨員,希望這樣好的品質可以有更多的人來一起傳承,讓自己和身邊的人,更好、更美、更幸福地生活。(記者 曾舟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這條濱海“黃金通道”提前實現主體完工2025-07-0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