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嘉賓董平教授此次到晉江做講座交流,作為一個國學專家,對于晉江如何有效地傳播國學,他有怎樣的建議和思考,記者就此進行了專訪。
記者:您認為如何才能有效地傳播國學?
董平:傳播國學的過程,我個人覺得還是要注重本源。現在我們很難用一兩句話來定義什么是國學,但是我們中國的古代文化,在幾千年的歷史傳承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思想體系,這種獨特的思想體系就代表獨特的生活理念,代表一種關于生活的理解、一種關于生活的價值。我想我們在傳播國學,更重要的是要把古典文化的精神價值、核心理念,通過我們今天的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出去。
而國學作為一個思想文化體系、價值理念,是通過經典文本來體現的,我主張在傳播國學的過程當中,應當結合經典。只有結合經典,才有可能比較本源地、正確地傳播我們的國學文化知識和價值理念。
記者:您對晉江傳播國學有何建議?
董平:就晉江的地域環境來講,建議做好以下幾個結合:
首先,晉江本身與福建的地域文化相結合,大家都知道福建有非常深厚的地域文化傳承,尤其是從宋代之后,以朱熹為典范的理學不僅僅成為福建的地方文化,也成為中國文化發展一個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從這點來說,晉江有獨特的優勢,結合福建的地域文化來傳播國學。
其次,晉江靠海,是可以和海外聯系的重要平臺,希望龍泉書院將來在國學傳播的過程當中,能夠起到對海外傳播國學平臺的作用。我們傳播國學,不僅僅是在傳播一種文化的價值,同時還在傳播一種鄉情,一種文化身份認同。傳播國學的過程應該成為和海外中國人精神勾連的精神平臺。
泉州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今天的海外傳播過程當中,泉州應該還是要起到中國對海外傳播,海外文化向中國傳播平臺的作用,這是我們國學傳播應該有的一種國際視野和高度。
再者,傳播國學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做,將國學的精神、價值真正地落實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也能夠對一個地方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 (記者 董瑞婷 董嚴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