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過去五年,晉江為民“建城”,推進城市更新改造,晉江城市面貌脫胎換骨。16個組團片區、107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區建成面積、65%的城鎮化率……一組組數據都是晉江“顏值”提升的證明。
作為一個注重品質的城市,晉江內外兼修,初步形成“全市一城、一主兩輔”發展格局,形成高效互聯的立體交通網絡,“一山一水”慢行系統、戲劇中心等一批文體設施建成,新建改造21個公園,“美麗鄉村”建設持續深化,順利通過國家生態市考核驗收……一座“本地人留戀、外地人向往”的現代化品質城市初具雛形。本報記者_蔡斯洵
市區賞景
為休閑之處點贊
晉陽湖畔,閉眼感受徐徐微風帶來的濕潤空氣;放眼望去,陽光下的湖面波光粼粼,周圍滿是棕櫚、香樟等樹木。這片城中之湖,給市民帶來了不少“綠色福利”。
“每天傍晚6點多,總喜歡帶著2歲的孫子來溜達溜達。湖中時不時有白鷺飛過,小朋友總會開心地看著鳥兒拍手叫好。”家住附近的王大爺笑著告訴記者,“晉陽湖的規劃建設一方面可以豐富市民的休閑生活,另一方面對晉江城市形象的塑造也有重要的作用。”
不僅僅是晉陽湖,經過系統的規劃,如今梅嶺組團的綠洲公園、八仙山公園、五店市等串成晉江市區靚麗的景觀帶。
“以前大學同學來晉江總不知道要帶他們去哪逛,現在不一樣了,隨著五店市、八仙山公園的建成,多了很多‘來晉必走’的地方。”在22日返鄉大學生座談會上,就讀于福州大學的許偉斌說。而福建農林大學的章皓也頗有同感,“現在朋友來晉江玩,已經不局限只吃飯看電影了,還能帶他們去逛逛五店市、爬爬山,多了好多樂趣。”
拉近城鄉
激發村落活力
“自從28路、35路、36路等城鄉公交開通,很多居住在鄉鎮的朋友都覺得出行方便許多。”家住東石的網友“田心”告訴記者,以前她和小伙伴去一趟晉江市區都很麻煩,現在出門搭上35路就能到達,公交便捷,大伙進“城”的頻率也大大增加。“公交系統逐漸完善,又有動車站和國際機場,交通網絡的不斷發展為晉江城市面貌增添了一抹粉黛。”
在拉近城鄉距離的同時,晉江城市發展過程中也不忘保留眾多極具特色的古村落和傳統建筑原有的風貌。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此外,晉江對靈水古村落的保護也值得一提。在發展過程中,充分利用靈水優越的地理區位及交通區位優勢,整合區域資源,把靈源古村厚積薄發的歷史人文資源、文化民俗資源結合起來。
此外,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走入古村落,走進村民的生活當中。7月17日,晉江首屆村跑節第二站走進新塘梧林古村,來自晉江各地的老少跑友齊聚一堂,玩游戲、猜謎語、賞糖畫、訪古厝、抽大獎……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人與古村親密接觸,激活古厝古村活力。
園區集結
推動產業升級
近幾年,傳統產業面臨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晉江立足規劃統籌,加快產業聚焦,打造產業園區,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幫助傳統產業升級。
國際鞋紡城準確定位,合理規劃七大功能,結合“優二進三”的產業發展理念,著力構筑集住宅、商業、辦公、酒店于一體的多業態建筑群,助推陳埭產業逆勢而上。
洪山文創園推動文創園舊廠房規劃改造,合理劃分文創園產業布局,極大地提升晉江制造業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加速晉江的國際化交流,改變晉江的城市面貌,推動城市新的業態經濟結構趨于合理,改變其經濟發展方式。
三創園是完善城市功能、助力產業提升、服務企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三創園定位為具有創意設計、研發孵化、金融服務、營銷結算、中介服務等五大功能的“高端智慧園區”和打造兩岸產業對接的“兩岸特別合作區”。
如今的晉江城區,高樓林立、路橋縱橫、山水入城、園區星布,市民幸福安康;在鎮村,水秀林蔭、生機盎然、富有活力……這是一座有“顏值”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有“內涵”的城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將海絲底色融入全球文化版圖2025-06-0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